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海上风电评论正文

中国开始从容“开发”英国

2014-06-25 09:33来源:观察者网作者:鲁宁关键词:能源合作核电技术李克强访英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能力决定合作的主次地位,英国人被迫向中国高端制造和中资开放国内市场,缘于中英国力对比今非昔比。一旦国力不济,一味傲慢就变成了“孤傲”,而孤傲的最后结局一定是“孤独”。英国人既以物喜又以己悲——国力变化决定中英外交走向,对此,英国人说不出口却心照不宣。

以往,英国人要求合作伙伴开放本国市场常常不讲限度,死守已方市场却从不含糊。李克强此访,中英之间尚未能签署双边投资保护协议(法律文件),但英人还是签下了《关于加强双边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和《关于在中英经贸联委会框架下成立投资促进工作组的谅解备忘录》。有进展就好,迈小步更稳。渴望中国对英投资,英国比中国更急,可英人患得患失太甚,一时半会还放不下架子,这正给了中国从容等待的机会,讨价还价的余地也越来越大。

金融合作是经贸合作的更高层次和高级阶段。英镑的“值钱”和人民币的“不值钱”,曾经长期阻碍中英两国资本合作的进程和规模。可到了去年6月,中国人民币首破G7防线却首先拿英镑“开刀”。去年初夏,中英两国央行首签初始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200亿英镑、有效期暂定3年,期满后不排除自行展期及继续扩大规模之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笔者曾在去年6月25日撰写《英镑缘何与人民币“结盟”》一文首发于观察者网)。李克强此访,是中国“开发”英国的又一显著进展,是英国进一步向中国开放人民币投资市场。

英方为此承诺“欢迎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体系和投资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欢迎中国在英国设立人民币业务清算银行,欢迎中资银行在英国开设从事批发业务的分行,欢迎中资机构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发行人民币计价产品。双方决定在两国外汇市场开展人民币对英镑的直接交易。从英镑“惟我独尊”到改为与人民币“合作共赢”,中国“开发”英国、中资“直投英国”再下一城。

中英教育合作规模已非常可观,但中方长期处于“教育贸易”的巨大逆差之势:其一,中国留英学生数量巨大,英国留中学生数量可怜巴巴;其二,中方自费留英归国学生质量堪忧。由家长花钱替子女到英国“买”个文凭回国糊弄用人单位者并非少数,久而久之,还连累到真海归在国内的身价跟着贬值。以李克强此访为分水岭,中方将在今后5年每年派遣2000名公派留学生赴英,英方则在2020年前输送总计8万名英国学生来华留学。这一“乾坤颠倒”说明英方已意识到英国教育向“中国学习”至少乃互相取长补短已“时不待英”。而假以时日,中方则将逐步填平中英“教育贸易”之中方逆差,继而进一步确立最终向英方输出“中国高端制造”到输出中国优质教育的崭新格局。

历史是中英合作双方力量“中长英消”的最好见证人。1982年9月,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台阶上摔了一跤。起因也许是邓小平掷地有声、不容英国有任何讨价还价余地地正告撒切尔夫人:“如果1997年不收回香港,任何一个中国领导和政府,都无法向中国人民交代。如果不回收,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那一年,人民币对比英镑简直不可同日而语;那一年,中国经济总量5323亿人民币,英国则是2810亿英镑,中国无言以对。2013年,英镑主动与人民币“结盟”,在于英国经济总量若按人民币与英镑的兑换比计算,只剩中国经济总量的1/5稍强。历史是面镜子,当年中国国力远不及英国,邓小平对收回香港主权都如此不容商量,我们今天再与英国人打交道,还有什么理由为英国人的“小家子气”而纠结?

原标题:鲁宁:中国开始从容“开发”英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合作查看更多>核电技术查看更多>李克强访英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