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报道正文

揭秘南海能源之争

2014-07-15 11:26来源:财新-无所不能关键词:能源安全天然气管道能源价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导语:由于亚太各国能源、经济对于马六甲航线的高度依赖,这条航线一旦出现通航困难,受影响的将不单是中国的能源安全,更会影响整个亚太、甚至世界的经济安全。

最近一段时间南海问题重又闹得沸沸扬扬。随着中越南海领海争议的升级,一度趋于安静的南海局势再度引起了国际关注。越南爆发的反华游行和对中资、甚至香港台湾企业的洗劫更是将这一问题的热度迅速提高。与此同时,中菲、中马围绕着南海九段线之间的领海纠纷也再次出现了升级的苗头。

在这样的局面下,一些学者援引美国学者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中描绘的场景,认为未来中越之间的必有一战,甚至有将世界拖入下一次世界大战的危险。有人更是称沸腾的南海,将之与100年前的巴尔干半岛相提并论,一个小的事件就可能会点燃积蓄已久的火药桶,带来难以收拾的局面。

在诸多关于中国南海争议的利害分析中,其中广泛流传的一个说法就是南海之争关乎中国能源安全。

目前中国石油进口的80%以上需要通过印度洋和马六甲海峡。随着中国原油消费的不断增长,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不但已经突破了60%的所谓国际警戒线,更是比一直担心石油进口安全,吵着要实现能源独立的美国的历史最高值还要高。

IEA预测中国到2030年将有80%原油消费依赖进口的情景,更仿佛是将中国的能源安全软肋暴露在了马六甲这条狭长海峡所经过的三个国家,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以及在新加坡驻军的美国的眼皮底下。

正是基于这样的想法,很多人对于中缅天然气石油管道的战略意义寄予厚望,认为这条可以经过中国亲密盟友缅甸的油气管道可以绕过通过马六甲海峡,大大提高中国油气进口的安全性。

基于这种思路,包括泰国克拉地峡在内的一些想法也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绕过马六甲海峡,开辟一条掌握在中国手中的油气进口通道,甚至包括一些人号称的打通印度洋,都似乎成了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必需条件了。

然而即便是从供应充足,运输路径的安全和价格稳定的传统能源安全概念出发,上述措施都并不能提高中国的能源安全。

原标题:揭秘南海能源之争:马六甲并非中国能源安全重要威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安全查看更多>天然气管道查看更多>能源价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