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深度】我国加速发展煤层气产业的思考

2014-12-09 09:04来源:能源杂志关键词:煤层气煤制气煤化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三.我国煤层气产业的现状及主要障碍

美国煤层气产业经历准备期、商业开发初期、快速增长期和成熟稳定期四个阶段。1981年以前为准备期,1981年至1990年为商业开发初期,历时9年,煤层气年产量从1.3亿立方米增至25.77亿立方米。1991年至2001年为快速增长期,煤层气产量从55亿立方米猛增至500亿立方米,年均增长40多亿立方米。2001年迄今,煤层气产业进入成熟稳定期,年产量一直稳定在500-600亿立方米。

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重视煤层气地面开发,2005年进入商业开发初期,2006年至2012年,地面煤层气产量从1.3亿立方米增至25.73亿立方米,历时6年。按国外规律,我国煤层气产业应当从商业开发初期进入快速发展期,实际却呈现令人担忧的趋势。2013年,我国地面煤层气产量仅30亿立方米。2009年至2012年,地面煤层气产量年均增幅5亿多立方米,2013年却降低为3.54亿立方米。新钻煤层气钻井数从2011年和2012年的3145口和3976口,下降至2013年的2000口左右,投入资金也大幅下降。我国煤层气产业呈现底气不足,慢步徘徊,需要在开发初期延长,要经过调整期,不能顺利进入快速发展期的局面。

究期原因,主要是常规油气技术以及国外常规煤层气开发技术,不能适应我国普遍存在的难采煤层气资源,导致平均单井产量低(全国煤层气生产井平均单产仅600立方米左右),生产效益差。现行的每开采利用1立方米煤层气0.2元的中央财政补贴标准太低,致使开发煤层气的企业普遍亏损,投入煤层气的积极性降温,后劲不足。

当前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投融资渠道、国企、民营多元开发、完善法律法规、对外合作导向等问题,但是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和技术瓶颈是最主要的障碍。

原标题:我国加速发展煤层气产业的思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层气查看更多>煤制气查看更多>煤化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