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市场正文

西部“川动力”:水资源可开发量占全国的26%

2015-03-09 10:18来源:经济观察报作者:李超 宋旖关键词:天然气开发水电开发页岩气开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经济观察报:说到政策推动科技发展,绵阳科技城应该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魏宏:是的,绵阳科技城是全国唯一的科技城,去年,国务院批准同意绵阳科技城享受中关村自主创新、先行先试政策,绵阳科技城作为西部地区唯一比照执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相关先行先试政策的城市,已成为创新驱动的政策洼地,这一政策优势,将极大的带来高新技术项目和科技人才的大量涌入。

经济观察报:新常态下,四川要实现转型升级,将着力布局哪些产业?

魏宏:我省在把握发展大势、深入分析省情的基础上,筛选确定了页岩气、节能环保装备、信息安全、航空与燃机、新能源汽车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科技服务、养老与健康服务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

成都第二机场红利

经济观察报:为什么要建设成都第二机场?它的作用主要是什么?

魏宏:第二机场建成后,成都将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国内第三个形成“一市两场”格局的特大型区域航空枢纽城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

成都新机场将助力我省加快融入全球经济版图,进一步奠定我省在西部乃至全国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大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经济观察报:依托新机场,是否会带动一大批产业集聚?

魏宏:是的,在修建新机场的同时,我们还同步规划了空港经济区,规划面积约50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航空航天、高新技术等高附加值产业和航空客运、物流、旅游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力争进一步放大成都在成渝经济区中的极核作用,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经济观察报:对西部省份来说,交通等基础建设薄弱是经济发展的短板?

魏宏:这是以前,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能力和条件有了明显提升。以机场为例,全省民用机场达到13个、在建2个,成都双流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连续十年居中西部机场第1,航空第四城地位进一步凸显。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明显改善,使四川实现了从“西部终端”向“西部枢纽”的重大转变,极大拓宽了四川的经济地理空间,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济观察报:反过来讲,资源要素是四川的比较优势,如何看待能源资源的经济作用?

魏宏:我省能源资源得天独厚,水电、天然气、页岩气等蕴藏丰富。这一时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短期看将创造大量的投资需求,有利于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经济平稳发展,长期看将推进能源结构优化、提供充足能源保障,有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经济观察报:说说四川的城镇化发展吧,西部地区的城镇化一直受到很大关注。

魏宏:可以说,我省的城镇化建设任务艰巨,但又潜力很大。一方面,我省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城镇化率比全国低8.5个百分点,城镇化发展还有很大空间,正处于加快推进时期。

另一方面,我们决心到2020年,我省将引导约700万人就近城镇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4%左右;促进约800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8%左右。

原标题:西部“川动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开发查看更多>水电开发查看更多>页岩气开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