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国际正文

【启示录】我们从德国能源转型看到了什么?

2015-03-26 09:01来源:《风能》作者:薛辰 张玥 高志伟关键词: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德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可以说,良性机制的循环会提升民众对能源转型的支撑热情。正如德国华人新能源协会主席廖宇所言,德国人依托政府制定的庞大能源转型计划,由点及面、由技术至商业,一步步地构建了一个环环相扣、几乎不可逆转的强大创新体系,使得富有人文力量的创新成为能源转型计划中最大的红利。

而在目前的中国,公众参与能源转型的渠道还不够,缺乏参与感的民众恐怕难有为能源转型主动买单的热情。这也是为什么,建立民众参与中国能源转型的渠道和机制,是当下急需启动的一个实践课题。原因也很简单,使用能源及能源转型与人人有关,因为这是一种同呼吸、共命运的关联。

实施也很简单,那就是有关部门在主导中国“能源革命”顶层设计的时候,要把公共讨论和公民参与的行动结合起来,以形成深厚的社会力量,推进中国的能源转型。但看上去最简单的事情,往往做起来并不简单,这取决于能源转型设计方有无一颗“公众心”。

另一个基点是,目标下监督评估机制,让能源转型真的发生。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环境政策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Hans -Joachim Ziesing 博士强调,德国转型目标非常明确: 以1990 年为基准,核电于2022年全部关闭,2050 年温室气体将减排80% -95% ,届时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达80% 。

必须提及的是,对中国的“能源革命”而言,德国能源转型整体方案中的“实施和监管”尤其值得中国借鉴。简单说,就是由一个独立的专家委员会每年对能源转型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管,监管内容包括电网、电厂、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情况。

“专家委员会的工作就是监测政府在能源转型方面的实施情况。”专家委员会的核心成员Hans -Joachim Ziesing 博士说,“每年都要发布一个完整的监测报告,而且要以数据和表格的形式把完成目标的情况呈现出来,然后对外公布发布。”Hans -Joachim Ziesing 博士进一步说,“专家还要对政府的监测报告进行评估,包括目标实施进展情况,以及是否与既定的行动计划和设计的路径发生偏离。”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个定期实施的监测机制,其目的在于持续监测能源转型方案的落实情况,包括是否符合环保目标、能源供应成本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以及由此而来的调整需求。Hans -Joachim Ziesing 博士强调,“我们的监测报告直接提供给政府,但不允许政府修改其中的任何表述,而且议会也没有权力改动这份来自第三方的报告。

原标题:【封面】德国能源转型启示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转型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德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