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车载大数据助力降低能源消耗 减少尾气排放

2015-05-04 10:52来源:中国环境报作者:徐丽莉关键词:互联网+大数据车联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上海国际车展官方论坛——“‘2Young˙未竟之境’互联网+汽车”近日在上海举办,车联网、智能车、互联驾驶等概念再次成为舌尖上的热点。那么,车联网的定义是什么?“互联网+汽车”还包括哪些新内涵?

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拥堵成为常态,机动车尾气污染越发严重,能源消耗量日益增多,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汽车能够做些什么?

1 互联网+汽车等于车联网?

近日,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随着物联网技术普及,2005年~2013年间,我国车联网用户由5万迅速上升至600万人,2014年车联网用户约有900万户,预计2015年用户数量将达2000万人。

车联网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多年从事车联网研究的特斯拉公司亚太区工程总监王文佳从车与车、车与路两个层面定义车联网。他认为,车与路之间互联包括两种,一种是车与路旁设备的互联,比如与交通指示灯即红绿灯的互联;另外一种是车与中心的互联,比如与交通中心互联。“车联网的初衷就是打破车与车之间的信息孤岛,人、车、路达到和谐。”王文佳告诉记者。

从国内情况来看,目前,车与路之间的互联尤其是车与中心的互联已经开展了很多年。无论是四维图新的“WeDrive”,还是百度提出的Carlife,本质上都是车与中心的通信,都是通过安装服务商的软件,后台服务中心对车辆进行监控和服务。凯立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星近日就介绍了凯立德正在做的车联网数据平台,这个数据平台包括安全数据、路况数据、驾驶数据。其中,安全数据能对每一个发生过人伤交通事故的地点仔细测量;路况数据则表现为超过百万的浮动车加路面影像;驾驶数据是有针对性地对驾驶行为数据进行追踪分析,对车辆本身性能进行追踪评判。其它数据比如说用户行为数据、环境数据、车辆数据等都是凯立德下一步要去连接的“车孤岛”。

目前各地开展的智慧交通建设,也是从车与中心联网的层面上开展,将车辆的信息汇聚到交通中心。“智慧交通的建设目前主要针对营运车辆,通过联网对营运车辆进行监控,比如公交车是否按照原定路线行驶,运输废弃物的车是否偏离路线等,并且通过对车辆时速和数据的获取还可以判断某一路段的实时交通状况。”王文佳说。

而车与车之间的互联由于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产业标准,所以现在还没有形成规模。车与车之间,更多的是应急通信,如一个车从弯道进来,另外一个车会及时收到通知,前方如果发生事故,依靠车与车之间的传递,距离几百米就会收到前方的事故信息。

车联网与互联网+汽车是一种什么关系?专家解释车联网是互联网在汽车领域最直接的体现和延伸,是互联网+汽车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但是并不是互联网+汽车的全部内涵。

2 互联网+汽车等于智能车?

有别于目前的先连车后联网,以特拉斯为首的先联网后连车的“联网车”,使车辆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也是互联网+汽车有了新内涵。

“特拉斯17寸的中央显示屏背后是一个强大的联网服务系统。”王文佳告诉记者。有别于传统的汽车,特斯拉内置了3G和Wifi模块,汽车几乎永远在线,服务中心后台可以获取车辆诊断信息,如果发生故障或安全事故,服务中心都能第一时间收到通知,并且为车主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特斯拉打通了服务中心和车主上行与下行的通道。车辆诊断数据可以上传到服务中心;而对于服务中心提供的各种服务,车主可以第一时间享用。如以往车辆的地图服务做不到及时更新,往往要到4S店换相应的SD卡,而特斯拉通过自身内置的Wifi和3G模块,可以自动下载,车主选择安装时间即可自行完成更新。“就好比手机刷新系统,我们的车辆可以自动下载,自动刷新系统。”王文佳说。

目前,通过系统更新,特斯拉已经越来越智能,比如可以实现紧急制动、盲区预警等驾驶辅助功能,最新增加的代客模式满足了车主保护隐私的需求,开启代客模式,车主可以对时速进行限制,借用汽车的人无法看到车主之前设定的任何信息。“随着4G网络的普及,我们将研发更多的应用,未来自动驾驶功能也有望上线。”王文佳说。

据了解,大众、通用、丰田都推出了联网车的车型,但是联网智能车占有的比例还很小。智能车是互联网+汽车发展的必然条件,也是互联网+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王文佳介绍说,“未来,车身上的传感器越来越多,汽车会越来越智能,智能汽车为车联网创造条件,同时智能车也能受益于车联网,提升智能化程度。”

原标题:“互联网+汽车”连接交通生态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互联网+查看更多>大数据查看更多>车联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