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访谈正文

能源改革何以步履维艰

2015-05-22 10:35来源:中国能源网关键词:能源改革市场化改革能源资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大包大揽

记者:目前我国能源领域改革的现状是怎样的?

宣晓伟:目前政府部门深深介入到不同能源生产、流通和消费的各个领域和环节,牢牢地掌握着能源资源的配置权和收益权、控制着不同类型的能源价格,使得合理的能源价格体系无法形成,对环境和自然垄断的有效监管迟迟难以建立。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政府行政手段的不当干预,在相关职能上的越位和缺位,才造成了当前能源资源粗放利用的发展环境,使得稀缺的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压力难以有效地传递到能源消费者(企业、居民),促使他们集约有效地使用能源,从根本上阻碍了能源粗放供求模式的转变。

因此,目前政府部门在能源领域的所作所为本质上是一种“双手互博”的方式,一方面通过行政干预造就和维护一个能源资源粗放利用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对一个个具体的能源使用者施加行政上的能源约束以提高能源效率。

记者:这样的能源改革现状导致的结果怎样?

宣晓伟: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实施成本巨大、实施效果很难保证。首先,在节能方面强化政府的责任和作用是必要的,然而采取层层分解节能指标的方法并加以严格考核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方面,节能指标制定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各类地区、各种产业、各个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仅靠政府部门就想制定出合理、公平和科学的节能目标,层层分解又加以考核,对于现有的政府能力而言,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另一方面,节能指标考核难以有效解决“激励不相容”和“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指标考核体制下,尽管理论上是可以做到全国一盘棋,用指标考核来引导各级地方政府的行为,使得地方利益与全国利益形成高度的一致。但在现实中,由于不同层级政府间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在各级政府“激励不相容”下的条件下,“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很容易导致地方弄虚作假的行为,从而弱化指标考核的效力。

其次,目前来看,现有节能领域行动的开展,政府部门不仅老是唱“主角”,还经常是唱“独角戏”,往往由政府部门包办一切,从设置议题、出台政策、分解指标到考核实施,似乎总是政府部门在行动、在大包大揽,而企业和消费者往往只是被动接受的角色,积极性和能动性难以被充分有效地调动起来。其效果可想而知。

杜绝旋转门

记者:在能源领域改革中,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一向是改革任务的重点和核心,结果却难如尽人意。这又是什么原因?

宣晓伟:根本原因是因为尽管能源领域的改革是由计划体制向着市场体制转型中的一个部分,但能源领域的改革方向和内容难以简单地用“市场化”加以概括,能源领域改革不单纯是一个“市场多一点、政府少一点”的过程,也不完全是一个“民营多一点、国有少一点”或者“竞争多一点、垄断少一点”的问题。正是由于能源领域问题的复杂性,使得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和普通民众之间的利益互相纠缠在一起,不同主体之间的责任、权利和利益关系难以得到明确的界定和有效的切割,由此带来能源改革中政府职能迟迟难以做到有效的转变。

记者:正确的政府职能转变,是应该让政府发挥一个怎样的作用?

宣晓伟:能源要实现高效利用,根本上是要创造出一个合适的激励环境,调动起千千万万企业和家庭等各种能源消费者节约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积极性。这个激励环境的营造,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充分反映能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成本压力的能源价格体系。而要形成“对”的能源价格体系,就要有“对”的市场结构、“对”的资源所有权分配和“对”的市场监管下所产生“对”的市场竞争。如何完成上述五件“对”的事情,既需要政府放手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又需要政府增强职能、打破垄断和加强监管。这些表面上看似自相矛盾的要求,无疑对政府职能的调整和作用的发挥提出一系列的挑战。

记者:那么,到底将政府如何合理定位,才能发挥有效作用?

宣晓伟:在能源领域改革中,要真正做到政府职能的合理转变和作用的有效发挥,核心任务和根本前提是要实现从“功能泛化的传统能源管理体系”向着“功能分化的现代能源管理体系”的转变。

在传统社会中,整个社会是一个利益统一的有机体,因此传统社会也是一个功能泛化的社会。具体而言,传统社会像是一个金字塔式的一体化结构,不同领域和不同功能被整合在一起,而政府(或皇权+官僚集团)作为塔尖,是整个社会的规则制定者和裁判者。现代社会则像是一个多元化的网络状结构,社会被区分为功能不同且界限分明的各个领域,存在着利益取向各有不同的多元化主体,利益主体之间依靠规则加以协调。

维护能源安全的责任和功能根本上也是由政府而非企业来承担,确实需要企业发挥作用的,也应当采取一事一议、责权明确的方式由政府委托给企业开展,而非用一种模糊不清的、宽泛的方式赋予企业泛化的责任和功能。更为重要的是,企业是国有的并非意味着政府要直接介入到企业的运营之中。国有企业尽管是国家所有,但必须以一种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其中的关键是企业管理经营者的市场化,政府官员和企业经营者之间应当设立在明确的界限和防火墙,杜绝旋转门情况的发生。

原标题:能源改革何以步履维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改革查看更多>市场化改革查看更多>能源资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