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从“气荒”到“荒气” 燃气行业结束黄金十年的痛谁能懂?

2015-05-29 10:14来源:华夏能源网关键词:天然气消费燃气行业电力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管制的终端价格挫伤投资

管制的终端价格,也在挫伤投资积极性。

一直以来,出于燃气的公共品属性,价格一直受到严格的管制。在上游价格高企的时期,好多燃气企业都遭受了价格倒挂的困扰,实施特许经营以后,地方政府不轻易就此予以价格补贴。

而政府历来都是出于稳定的管理思维,如通过地方立法或行政政策(如燃气管理条例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实行保证民生用气责任制的通知》(发改运行[2015]59号),加大燃气企业的责任,将更多的燃气销售到盈利不丰或亏损的居民市场,同时在工商市场也是规定一定范围,以及地方政府将利润较高的车用市场划出特许经营范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投资和运营的边际成本,挫伤了燃气企业的积极性。

关于允许大用户直供,未来燃气企业将和三桶油在大用户的争夺上更加尖锐,也许会决定天然气价格改革的落实程度。

与电力的竞争

在和电力的竞争上,不论是交通领域还是生活领域,我认为天然气都受到了电力的抑制。

以深圳为例,燃气是处于劣势的,天然气用于车用领域的推进不进反退。以交通为例,把电动汽车作为国家战略时,也是天然气汽车野蛮生长的时期,有关电动汽车扶持政策,从上至下是呵护备至,在关键的土地、资金和税收等方面更是不遗余力,而天然气汽车则面临土地指标难以取得、各种审批手续难办等困境,资金支持相比电动汽车而言,更是相形见绌,不可同日而语。

在船用领域,虽然交通部门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发展LNG作为船用燃料的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也开展了一些试验性的尝试,截至目前尚无突破性进展,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尚需时日。

我认为主要的问题是,相关的建设、运行和安全标准规范缺乏,导致运营商和消费者还存在诸多疑虑和担心。在相关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不健全的情况下,投资者显然不敢大规模投资,2014年12月初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局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机动车“油改气”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更添加了不确定性。

天然气车用领域仍然在快速增长,船用领域也频传一些好消息,但尚无突破性进展。从产业链的长度和周边影响,电动汽车要大于燃气车船,被寄予“弯道超车”厚望的电动汽车在2015年两会之后,又得到了更多的政府支持。在经济下行、油价低位震荡(我在2015年初认为油价将在7、8月份反转,目前仍坚持这种观点)的背景下,燃气企业必须加强在车用领域的力量,维护现有的市场份额并争取扩大。

原标题:从“气荒”到“荒气”,结束黄金十年燃气行业的疼痛谁能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消费查看更多>燃气行业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