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从“气荒”到“荒气” 燃气行业结束黄金十年的痛谁能懂?

2015-05-29 10:14来源:华夏能源网关键词:天然气消费燃气行业电力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4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786亿立方米,增长5.6%,增速降至个位数,创了10年以来历史新低。2015年第一季度天然气消费量502亿立方米,增长4.8%。

文/燃气行业资深从业者、华夏能源网www.sinoergy.com特约作者 彭知军

2014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形势下行的大背景下,加之油价持续下跌和低位震荡的逼迫,燃气行业结束了“黄金十年”,特别是终端市场受到了大幅抑制。2014年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786亿立方米,增长5.6%,增速降至个位数,创了10年以来历史新低,这个“暖冬”过得憋气。2015年第一季度天然气消费量502亿立方米,增长4.8%,燃气行业由此倍感压力,外部困难多多,行业内问题亦不少。面对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业界观望情绪日渐浓厚。

盲目气化:从“气荒”到“荒气”

在这10年中,盲目气化是个大问题,主要是出于政绩和投资的需求,终端市场的投资呈膨胀式发展,发生了脱节,上游资源、输配能力与下游市场的不匹配,特别是中游输配管网和储备设施成为短时间内难以弥补的缺陷,几乎每个冬天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荒”就是注脚,以2009年为甚。

2015年没有气荒,反而发生了“荒气”(从缺气,到过剩),虽与气温有一定的关系,但根本原因是经济不景气,其次和气温也有一定关系。在优质终端市场被瓜分殆尽后,资本出于市场需求(股价是关键的驱动因素)和以及城镇化“大跃进”(地方政府的政绩需要)的推动下,如此“内驱外引”,不切实际地扩大气化面积,如“镇镇通”、“村村通”工程;还有盲目地上马LNG生产或利用工程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燃气企业的成本,导致其发展难以为继。

事实上,这些投资不仅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可能就是亏损),而且安全隐患多,管理成本高,不可避免地造成实际管理缺失,运行一定时间后,随着设备设施老化,安全问题也会日益突出。另外,城镇化将持续导致人口继续向中心城镇集中,在一些村镇的投资将沉没。如此而为,既不利于社会资本效率,也不利于能源最优利用。

不成熟的监管体系

燃气设施建设、运营和监管对大多数地方政府和公众而言,还是新鲜事物。之前,既没有监管经验,也没有相应的人才储备,机制体系不健全,这都会导致专业监管陷入行政监管的窠臼。

监管行为随机零散,还处于为管而“管”,而不是从当地能源供应、公共安全、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等公共事务角度去行政。后发的地方政府应该向成熟、先进的城市管理部门学习和借鉴,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构建适宜当地的监管机制体系,这才是当地政府的应有之为。

原标题:从“气荒”到“荒气”,结束黄金十年燃气行业的疼痛谁能懂?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天然气消费查看更多>燃气行业查看更多>电力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