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雷军、马云、马化腾在这里暗中较量

2015-06-19 09:29来源:百度百家关键词:马云马化腾云计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其次是IDC资源,中国目前IDC资源分布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北上广才有最好的IDC,包括最好的设施,最好的管理。而这些地方所有的IDC资源都是供不应求,只有超大型的企业,才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获取紧俏的资源。如果不是一个超大型的企业,也很难进行上下游的资源整合,在谈判权上也不会占有优势地位,这样就很难为用户提供质优低价的服务。

那么,KAT都是如何进行资源部署的呢?

金山云(K):金山云目前估值6亿美元,也是仅次于阿里云的中国第二大公有云企业。去年1.72亿美元持股世纪互联11.6%的股份,就是为了获取优质资源。此外,近日世纪互联宣布获得私有云邀约,更有传金山会借此收购世纪互联。如今,金山云已经拥有比肩BAT数万台服务器规模的数据中心资源。作为中国最大独立IDC,世纪互联在全国部署了10个以上独立机房,在40余个城市运营管理80多个数据中心,拥有超过14000个机柜及400余个网络节点。

阿里云(A):阿里自建数据中心,是所有企业中自建数据中心规模最大,势头最猛的。其张北云计算基地二期近日宣布开工建设,将成为北方地区重要支撑。此外,阿里不仅在北京、青岛、杭州、硅谷等地自建数据中心,自去年赴美上市后一心布局全球市场,还计划在欧洲、新加坡、日本和迪拜等地建立数据中心,最快年底前投入营运。

腾讯云(T):腾讯自建数据中心,其在天津滨海建设了亚洲最大的数据中心,且一二号数据中心已经满负荷运营,三号数据中心正在迅速扩充,且全部采用先进的互联网定制的整机柜设备。近日,腾讯又在重庆开工建设其中国中西部地区首个云计算数据中心,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建成后将形成10万台服务器的计算能力。二,技术需要规模验证

云服务其实包括软硬件两个层面,硬件需要资源优势,软件则需要技术优势。技术领域约定俗成的一个规律便是:10倍的规模带来架构的变更,因此规模的不断提升会带来架构不断的迭代,技术积淀也来源于规模的提升。因此,也只有超大型企业才可能为技术工程人员提供超大规模的应用场景术去验证技术的迭代更新,从而衍生出这种成熟、稳定、高品质的云服务,这是核心。这种一环扣一环的逻辑,恐怕正是强者越强的道理。

作为私有的云技术,在IaaS层面就是计算+存储+网络,这里很难一一去剖析KAT三家的技术实力,但从规模也可进行侧面比对。

金山云(K):由于服务小米等雷军系企业,作为中国最大的云存储企业,金山云在存储规模和量级上来看已经达到与脸谱、谷歌等企业同等的世界级水平。目前,金山云装机容量在200PB左右,每天的新增上传量峰值超过700个TB,意味在稳定性、性能、数据安全性做到了目前行业的领先水平。从计算规模看,金山云国内一流的游戏云服务商,其高性能云主机从公开评测数据看都在行业领先,从用户规模上也进行了技术验证。

阿里云(A):阿里作为中国最早开始进行公有云部署的企业,如今各项技术服务大部分已经可以和全球排名第一的亚马逊AWS进行对标。截至2014年6月,阿里云服务的客户数超过140万,遍布互联网、移动APP、音视频、游戏、电商等各个领域。此外,其核心技术飞天平台近日还中标海关千万元大单,得到了部分传统行业标志性企业的肯定。

原标题:雷军、马云、马化腾在这里暗中较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