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网建设企业正文

丑闻困扰 运营乏力 德国西门子的艰难之旅

2015-07-07 12:09来源:新财富作者:尹一丁关键词:工业4.0西门子凯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丑闻败露 元气大伤

德国企业,尤其是西门子的国际形象一直都比较正面。但其实在1999年前,德国法律允许本国公司向海外官员行贿。在这一保护伞下,西门子当然不会独善其身。多年来它一直利用法律上的便利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商业贿赂。这种不光彩的商业手段已深植于西门子的企业文化中。为方便实施,公司竟为此设有专门的现金桌,经手雇员可去领取巨额现金塞满手提箱到世界各地行贿。后来在美国的压力下,德国才立法禁止商业贿赂。但西门子却未就此金盆洗手,而是将此手法转入地下,利用中间人或门面公司向帮其获取项目的人员支付佣金。贿赂丑闻终于在2006-2008年间曝光。美国司法部估计在2001-2007年间,西门子在全球范围内行贿至少8亿美元。最终,西门子被罚款16亿美元,但总费用支出则高达26亿美元。

贿赂丑闻让西门子元气大伤,不但付出巨额罚款,而且丧失了两位极其有能力的高管,当时的总裁克勒斯˙克林菲尔德(Klaus Kleinfeld)和董事会主席汉瑞奇˙冯˙彼瑞(Heinrich von Pierer)。他们在丑闻的压力下不得不引咎辞职。更重要的是,多年来的行贿做法渐渐毁掉了企业的健康文化,管理人员不思完善运营质量和效率,只想通过贿赂走捷径。而且行贿的风气也使得他们丧失了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在这种风气下,销售人员也以单纯追求订单为目的,完全忽视利润。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尽管西门子为行贿不惜出卖荣誉和企业灵魂,但并没有因此而大幅盈利,可谓偷鸡不着反蚀米。

行贿丑闻的曝光对西门子员工的士气和荣誉感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中的不少人都羞于承认自己在西门子任职。而且,曾经前卫和具有开拓精神的西门子因为此事也变得风声鹤唳,在管理上更倾向于保守。当项目出现问题时,员工也不敢直言不讳,而是设法遮掩错误,导致高层对状况的误判。西门子的行贿丑闻虽然过去若干年,却深刻地影响了这家企业的行为和性格。

为突破困境,西门子董事会主席戈赫德˙克隆姆(Gerhard Cromme)一反常态,打破西门子从内部择帅的惯例,在2007年引用外援,原担任默克制药集团的主席彼德˙罗舍出任总裁,以求彻底整顿问题重重的西门子。

罗舍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地清理管理团队,替换了超过80%的高管团队,同时改变了近50%的业务类别。这些举措起初确实改善了西门子的综合表现,但可惜的是他太过急功近利,过分强调收入而非利润的增长,设下1000亿欧元的收入目标,想迅速击败对手通用电气。在他的压力之下,西门子开始接受无法按期和预算完成的订单,不断错失利润目标,业绩步步下滑。

其实,作为总裁,罗舍的管理才能也受到质疑。首先,他的管理方式太过简单武断,在管理西门子如此复杂的跨国企业时显得有些苍白无力。而且,他的个性太过冷静,缺乏情感和感染人的力量,如同一个职业外交官,因此也从未真正赢得西门子员工的心。罗舍刚执掌西门子时,其市值是1000亿欧元,6年后离职时已降到830亿欧元。市值蒸发近200亿欧元,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原标题:丑闻困扰 运营乏力:德国旗舰西门子的艰难之旅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