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贵州遵义:重点发展风力发电机组零部件制造(全文)

2015-08-06 08:2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风电机组风电轴承风电变压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辐射区发展重点。

辐射区重点发展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

其中,生物产业重点在中部、东部、北部、西部诸区县发展中药材、茶叶、烟草、蔬菜、竹等种植与部分加工。

新能源产业重点在习水、正安、凤冈、遵义县、务川、道真等县开发页岩气和煤层气;在赤水、习水、余庆、务川、道真等县加快风电场建设;在凤冈、道真、正安、务川等县发展能源植物种植与生物质发电。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在仁怀市、赤水、习水发展酒糟、废弃竹木、粉煤灰、脱硫石膏等资源综合利用与垃圾焚烧发电;在习水县发展热电联产;在务正道三县发展煤电铝一体化。

此外,辐射区适度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七、重大工程与主要任务

(一)骨干企业培育工程。

骨干企业是提升遵义市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层次与水平的核心力量。要通过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实施重大项目带动等手段,加快培育形成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产品市场潜力大、产权明晰、管理规范的骨干企业。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设立“遵义市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培育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入围企业加快发展。设立遵义市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培育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培育工作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实施。对培育中的企业在项目申报、土地供应、融资服务、企业上市、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二是创新金融服务。努力构建“投资—担保—贷款”联动机制,形成政府资金与社会资金、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金融支撑体系。大力吸引各大商业银行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遵义设立专营机构,开展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保险和贸易融资、小额贷款等金融创新试点。健全技术与资本对接机制,加强企业上市培训与辅导,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登陆国际国内资本市场。积极探索开展区域集优融资模式,发行中长期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积极争取在经开区开展未上市高技术企业进入证券公司代办系统股份转让试点工作。

三是强化技术服务。帮助企业引进转化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自主创新成果,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鼓励企业自办或与相关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推动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孵化器建设,积极探索民办官助、一次孵化和二次孵化相互促动以及虚拟孵化与实体孵化相互结合的创新孵化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承担国家和省市级各类重大项目。

四是注重人才服务。建立企业人才工作联系与服务制度,及时了解企业人才管理、人才发展状况以及人才需求,调研企业在引人、用人、留人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报最新的人事人才政策及相关信息,为企业提供指导、咨询、协调等服务。举行各种形式的人才招聘会,方便企业招聘人才。

五是培育“绿色智造园区”。通过运用低碳环保节能及信息化技术,对园区及园区企业实施“循环经济化”和“智能化”改造,将新蒲高新科技产业园等打造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信息化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现代新型产业园区。

(二)人才引进培养工程。

抢占人才高地是遵义市提升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层次与水平的重要保证。要根据重点产业与重点企业创新发展的需求,汇聚国内外高端创新人才,形成强大、稳定的智力支撑。要引导、鼓励和支持企业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掌握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领军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引导相关教育培训机构调整专业设置和工作重点,培养造就一支高层次、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一支懂经营、善管理的高级企业经营人才队伍,一支业务精、服务好的中介服务人才队伍,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支撑和引领遵义市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一是大力引进一批高端专业技术人才和紧缺型实用人才。创新人才引进的理念和方法,坚持人才的刚性流动和柔性流动相结合。依托国家“千人计划”,加大对海外战略科学家、产业精英和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建立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制度,设立“遵义市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聘专家”岗位,发挥领军人才对人才团队的集聚和引领作用。积极采取“以才引才、以资引才和以项目引才”的方式,力求引进一名带进一批,推出一个项目引进一个人才团队。整合人才市场资源,完善人才市场信息网络,鼓励创办人才中介组织、猎头公司,充分发挥人才招聘机构等市场主体在人才配置方面的积极作用。

二是加快培养一批技术创新型和经营管理型人才。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院所增设相关学科专业和方向,适度扩大硕士和博士的招生规模,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持久有效的人力支撑。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加强对现有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企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推广定制化联合培养模式,针对性地组织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实习,注重在生产和科研实践中培养人才。积极争取在有条件的企业内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培养实用型高层次人才。引进国内外成熟的培训体系和教育资源,按照企业需求提供一对一订单式服务。

三是加强组织协调工作。加强对急需人才的预测和规划,发布重点人才需求目录信息。完善知识、技术、管理、专利等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鼓励企事业单位实施股权、期权激励。鼓励和支持国内外人才通过技术入股、技术转让、项目合作、担任业务顾问等多种形式来遵义创新创业。发挥职称评价的杠杆作用,将职称评价逐步向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倾斜。

(三)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遵义市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快速、健康、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始终把创新能力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加强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和工具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促进遵义市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要打破国界、地区、所有制及军用民用的界限,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实现科技与经济、科研与生产的紧密结合。重点加强孵化器、行业共性技术平台、企业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各类平台、资源的共享与整合,提升对自主创新成果及其产业化的支撑能力。

一是要健全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大力吸引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国际知名企业到遵义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并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搭建院地、校企技术共享平台,加强共用技术研究,提高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水平,为企业自主研发新产品提供基础服务。

二是要建立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切实解决企业高端人才缺乏的问题,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支持和推动企业主导的跨区域、跨国界研发合作,鼓励企业通过与国家级、国际技术研发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到发达地区或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和实验室等方式,引进、消化、吸收更高档次的技术和开发更前沿的技术。

(四)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工程。

建立健全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是遵义市加快提升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层次与水平的重要支撑。要大力发展以项目策划、项目融资、市场调查、财务顾问、风险投资、担保服务、

信用服务、上市服务等为代表的投资与资产管理服务机构,以会计、审计、资产评估、技术评估、标准认证和质量认证等为代表的鉴定服务机构,以技术交易服务、技术产权服务、招标服务等为代表的交易服务机构,以技术信息、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知识产权服务、人才服务、法律服务等为代表的专业咨询服务机构,以行业协会和商会等为代表的自律性服务机构;以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业孵化器等为代表的创业平台。要加快推进从机构集聚向体系建设发展,努力构建公共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相结合、社会化、网络化、高水平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全方位提升科技服务能力。

一是深入开展科技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建立新型网络化公共服务模式,促进科技中介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以科技情报信息机构、知识产权公共信息综合服务机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为重点,加快建设公共科技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形成功能强大的网络信息平台和开放共享的数据库,为市场化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是研究制定促进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规范科技中介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发挥政府的扶持、引导、激励和监管作用。研究制订新形势下科技中介机构的近中期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通过费用补贴、租金减免、税收优惠等多种途径,加快集聚、催生一批急需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引导并支持创建遵义市科技中介服务业联盟或科技中介服务行业协会。分类开展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培训、科技中介人才培养工作,特别要注重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管理人员和业务带头人的培养。

三是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每年组织开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活动月”等活动,设立“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中介优质服务奖”,宣传和表彰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及典型个人。

八、措施与政策

(一)财政政策。

市财政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设立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优先发展领域的重大产业化项目、重大产业化前期关键技术开发、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及表彰奖励等。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市科技发展资金、技术改造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外贸发展资金、专利发展资金、企业信息化发展资金等财政性资金,向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使用。对于应由政府提供、适合社会力量承担的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的服务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交由社会力量承担。在此基础上,设立遵义市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在遵义市创办设立创业投资机构,支持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的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设立招商引资工作专项资金,支持招商引资重大活动,奖励贡献突出人员。

(二)金融政策。

市政府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积极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鼓励和引导创业投资增加对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投资。凡符合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上市条件的,优先予以安排,缩短公开上市辅导期,简化核准程序,设立发行上市的“绿色通道”。支持建立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允许担保机构与被担保企业协商保费费率,搭建面向民营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平台,扩充担保资金,提高担保能力;加快建立健全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监管体系,为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提供支持。抓紧建立完善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评估、担保、质押贷款机制。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的金融合作,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信贷支持,研究制定对金融机构为遵义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提供中长期贷款所产生的风险损失给予一定比例补贴的办法。积极支持和鼓励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间的资产重组和整合。探索建立政府引导支持,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投融资平台。

(三)土地政策。

将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用地优先纳入全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优先保证用地指标、优先预审报批,并从每年国家下达的计划指标中为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预留部分指标。对未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建设项目,要按程序及时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将相关重点项目纳入规划,保障项目用地。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用地可在全市范围内实现占补平衡。

(四)招商引资政策。

加快制定《遵义市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奖励考核办法》、《遵义市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引资先进集体、个人的评选办法》。对重大引资项目,建立项目全过程动态管理机制并严格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制,及时解决项目引进和建设中的困难与问题。设立招商引资工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招商引资的形象宣传、网络推广、项目包装、人员培训、刊物编印、招商活动策划与组织,以及对招商先进单位与个人的奖励等。

(五)人才政策。

对国内外来遵义市工作的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学科带头人、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工程化开发人才等,加快落实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并提供科研条件、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和居住、生活便利;对用人单位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发生的住房货币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费用,可依法计入成本核算。企业邀请国内外优秀人才到遵义讲学、创业和从事开发性研究,携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成果来创业的,优先给予专项资金的资助。倡导企业积极推行股份期权、年薪制、技术创新成果参与分配、技术入股等激励措施,完善科技和管理人才的报酬体系,充分调动和激发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相关高校、职业技术学校和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鼓励企业通过设立奖学金等方式,定向培养一批优秀的初、中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综合型管理人才。重视创新型企业家和高端人才队伍的培养,每年选送一批企业经营管理者、优秀青年科技人员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或培训机构进行深造。引导企业将培训与员工的考核、晋升结合起来,调动职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努力提高在职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培训费用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市财政每年从地方可用财力的增量中,拿出2%设立“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奖励基金”和“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工程基金”,用于奖励在引进人才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机构或人员、资助或奖励各类教育培训活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机组查看更多>风电轴承查看更多>风电变压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