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充换电站评论正文

我国应加快发展无线充电技术

2015-08-12 06:54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徐可关键词:无线充电技术充电桩电动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发展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制约因素 :

能量转换率不足导致使用成本较高。目前,无线充电设备为了保证传输效率,所采用的线圈尺寸均较大,成本较高,维修费用也大。同时,能量的损耗还会随着传输功率和传输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当多辆电动车同时充电时,供电系统的负荷也将大大增加。如果对城市电网进行相应改造,则将是一笔很大的经济投入。另外,由于车辆本身需要加装无线充电的接收器模块,也会给企业生产和用户使用增加成本。

无线充电技术尚未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与有线充电技术一样,标准化也是无线充电技术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电磁感应和磁场共振两种方式孰优孰劣尚无定论,单就其中一种方式而言,不同的企业和研究组织使用不同的标准。目前无线充电只是在小功率充电方面有一些国际标准,针对电动汽车的大功率无线充电标准则还处于空白。

电磁辐射问题可能引发消费者担忧。凡是以无线方式连接的电子设备都会产生电磁波辐射,不管是采用电磁感应式还是磁场共振式,都有一个发射能量和接受能量的过程,因此,充电过程的安全性饱受质疑。不过,大量的实测案例显示,无线充电的辐射数值相对较小。专家认为,“无线充电器只要按照技术规范来做,就不会对人体有辐射危害。”尽管如此,但要取得消费者信任,依然需要漫长的时间。

在此,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加大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相关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纳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支持领域,作为重点项目,发挥专项资金引领作用,对符合条件的示范项目和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引导企业加大对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研发投入,特别是作为国际研究热点的动态无线充电技术,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财政补贴和税费减免等方面的支持,推动企业提升技术水平和降低生产成本。结合企业需求,加强产学研用等现有资源整合,由政府牵头搭建相关的产业技术联盟,鼓励国内企业与国际著名企业或研发机构展开相关技术合作。

加快建立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标准。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分步实施、安全可靠”的原则,将无线充电设施的建设布点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进行技术衔接,并首先从公共交通领域入手。要求无线充电设施供应商、汽车生产商在充电接口、通讯协议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与之相适应,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的标准化建设奠定基础。保证技术标准能适应多种类型蓄电池系统和适应各种电压等级的能力,除保障电动公交充电使用外,还与各类电动汽车上的不同蓄电池系统实现充电特性匹配。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严格论证无线充电可能给人和环境带来的影响,以尽快消除业界和消费者对新技术的担忧。

推进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应用示范工程。以无线充电技术在城市公共交通服务领域的应用为突破口,着力推进无线充电公交商用示范线,带动出租车等电动乘用车的无线充电技术发展。充分利用媒体、网络、会议等多种渠道,增进社会各界对无线充电的认知度,营造广大群众易于接受的良好氛围。

(作者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智库装备工业研究所 )

原标题:我国应加快发展无线充电技术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无线充电技术查看更多>充电桩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