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风电风电工程评论正文

秦海岩:能源互联网怎么想象都不过分

2015-08-20 09:06来源:新浪科技关键词:秦海岩能源互联网传感器技术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移动2.0技术、传感技术、智能家电和智能建筑技术在节能降耗方面表现出超强的潜力,2014年初谷歌以32亿美元收购智能家居公司Nest,通过对用户衣食住行的管理,在提高人们生活舒适度的同时又能节约能源开销,这是通过能源互联网进行需求侧管理,实现节能的典型案例。

能源互联网是塑造下一代智能电力系统的技术支撑,在数据和网络的协助下,电力能够按照市场需求实时定价,从而回归真正商品属性,价格取代频率成为调节供需平衡的有效信号,从之前的供应按需求调整变为需求“随风而舞”、“随光而动”。在智能电力系统里,清洁可再生能源电力成为主导电源,工商业、交通、民用等各领域的终端用能全面跨入电气化时代。借住这种系统提供服务的是各种创新型商业模式,例如美国的Opower和德国的E-energy。

能源互联网在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运行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已取得很好的进展。通过信息采集、智能控制等技术打造的机器互联网,使风电场、光伏电站成为同传统电厂一样的高效可靠电源。风电场通过安装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结合资产完整性管理,实现从故障后维修,变为预防性维护,大大降低了故障停机检修时间,提高了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性能。

智能控制系统则是通过感知并预测所处环境,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季节、不同扇区的风况条件,自动采取不同控制策略,在达到降载增寿的同时,提高发电效率。具有自我修正功能的自适应控制策略,可以根据环境条件和机组故障情况给出最优的发电策略,比如在故障不那么严重时,保持一定比例发电,或者更快速地再次运行,以提高发电量。这样的技术还有很多,已经在现实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能源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不可阻挡的潮流,而能源互联网赋予了其实现的技术可能。在公平开放的互联环境中,能源行业“天然垄断”的神话将会被彻底颠覆,多元化的能源商业模式将获得自由平等的发展权利。

历史经验表明,由技术进步推动的变革,往往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和烈度发生。能源互联网推动的能源革命,即使穷尽我们所有的想象力,也难以预测其到来的速度有多么快,其影响的程度有多么深远。

(作者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

原标题:秦海岩:互联网+能源怎么想象都不过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秦海岩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传感器技术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