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工信部首发新书解读中国制造2025发展蓝图

2015-08-21 10:02来源:OFweek 工控网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大数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据英国BP公司统计,我国单位GDP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9倍、美国的2.4倍、日本的3.65倍,同时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平均霾日数为35.9天,为1961年以来最多。《2013 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显示,我国地下水质为较差和极差的占比合计约60%。要大力研发应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能力建成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推进资源利用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

4.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端装备和生产服务业发展滞后。

我国制造业中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技术密集型产业偏低;生产服务业停留在批发零售、运输仓储等低端领域;在集群发展方面,部分传统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不高。要推进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优化制造业布局,逐步化解产能过剩,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服务化方向转变。

5.信息化水平不高,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水平仍然滞后于发达国家。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的意愿偏低。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的高端核心工业软件主要依赖进口,信息化与信息安全相关领域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德国的制造水平、信息化发展水平世界领先,已经开始推进工业4.0战略。而按照德国的划分标准,我国工业企业整体处于2.0的水平,需要补上从工业2.0到3.0的差距,才能实现4.0的方向发展。要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推动我国制造模式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

6.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

我国的工业企业“走出去”仍处于初级阶段。

在投资规模上,我国对外投资的存量只占世界的2.5%,相当于美国的10%左右,中国的海外净资产相当于日本的一半左右。

产业类型上,主要集中在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等能源资源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高新技术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许多企业欠缺对外投资的长期发展战略与人才储备,缺乏大型投资管理和大型资本运作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对各个东道国的投资环境、法律体系、文化底蕴、外商投资政策点等总体上缺少深入了解。

投资风险准备不足。另有一项统计显示,我国海外矿业收购失败率高达70%-80%。

原标题:工信部首发新书解读中国制造2025发展蓝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智能制造查看更多>大数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