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工信部首发新书解读中国制造2025发展蓝图

2015-08-21 10:02来源:OFweek 工控网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大数据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要求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二是坚持质量为先,把质量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内核。

三是坚持绿色发展,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

四是坚持结构优化,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突出重点。

五是坚持人才为本,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前提。

(五)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

第一阶段,到2025年,综合指数接近德国、日本实现工业化时的制造强国水平,基本实现工业化,中国制造业迈入制造强国行列,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在创新能力、全员劳动生产率、两化融合、绿色发展等方面迈上新台阶,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阶段,到2035年,综合指数达到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二方阵前列国家的水平,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强国。在创新驱动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优势行业形成全球创新引领能力,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显著增强。

第三阶段,到2045年,乃至建国一百周年时,综合指数率略高于第二方阵国家的水平,进入世界制造业强国第一方阵,成为具有全球引领影响力的制造强国。制造业主要领域具有创新引领能力和明显竞争优势,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六)《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标

1. 体现创新能力的指标。从定量指标看,确定了两个目标任务:

一是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与国际具有可比性,该指标的预测,使用OECD的统计数据。未来十年,以OECD统计的1999-2012年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年均增速5.9%进行测算,2020年和2025年指标将分别达到1.26%和1.68%。

二是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据统计,2006-2013年,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每亿元主营 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从0.16件增加到0.36件,年均增长12.4%,平均每年增加约0.029件。未来十年,按照12.4%的年均增速测 算,2020和2025年指标分别达到0.83件和1.48件;按照年均增加0.029(件)测算,2020和2025年分别达到0.57件和0.71 件。为提高指标预测的准确性,取两者均值,2020和2025年指标分别达到0.70件和1.10件。

2. 体现质量效益的指标.

工业发展质量效益指标主要包括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制造业增加值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三个指标。

一是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该 指标为国内独创,是反映我国制造业质量整体水平的经济技术综合指标,由质量水平和发展能力两个方面6个维度12项具体指标计算得出。未来10年,预计国际 市场需求不足的局面难有根本改观,传统低端产业竞争优势走弱不可避免,质量竞争力将继续保持中低增长速度,为此以年均增长0.19分(2010-2013 年平均增长0.19分)计算,2020年和2025年分别达到84.5分和85.5分。

原标题:工信部首发新书解读中国制造2025发展蓝图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智能制造查看更多>大数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