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为了打造一辆如此与众不同的汽车,马斯克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团队并设计出一套特殊的生产流程,也即所谓的「马斯克作风」。大部分汽车生产商只是尝试在成熟的产品设计中获取价值,而选择另辟蹊径的特斯拉所面临的正是确定性上的缺失。特斯拉的整个生产过程所围绕的中心只有一个:速度。跟所有大型的汽车生产商一样,特斯拉会自己生产车身部件,除此以外,特斯拉还会在其位于佛利蒙市的装配工厂生产电池组和发动机。甚至连方向盘的塑料外壳这类通常由外包厂商制作的组件特斯拉也选择自己生产,原因是供应商不愿意为特斯拉提供最好的生产小组,以及在修改设计时耗费了数月的时间(现在供应商们该后悔了吧)。
特斯拉可经不起等待——它一直在持续地改进自己的设计,并且毫无忌惮地从其兄弟公司SpaceX上借鉴了许多想法,包括在车身及底盘大量使用特制铝合金材料的想法以及SpaceX用于为猎鹰火箭(Falconrocket)以及蛟龙太空舱(Dragoncapsules)制作身体部位的铝合金拉伸及铸造技术。「把来自于不同行业的想法贯通使用会带来莫大的帮助。」马斯克说道。
马斯克的用人之道
特斯拉的员工很少来自于通用汽车公司、福特公司、克莱斯勒公司或者是别的汽车零件供应商(阿斯顿马丁除外)。施特林˙安德森(SterlingAnderson)是麦肯锡公司的前雇员,同时还是麻省理工学院无人驾驶汽车领域的专家,他于2014年夏天受雇于特斯拉公司,主要负责自动驾驶系统方面的工作。目前安德森是ModelX的项目经理。特斯拉会不时地将一些不具备丰富行业经验的人员放置在关键岗位上面,马斯克对于人员的甄选标准是看其是否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相关的工作经验。特斯拉的首席信息官杰伊˙魏佳仁(JayVijayan)表示:「伊隆所要的可不仅仅是「好」或者是「很好」的程度,他想要的是最好的。因此他会询问候选人他们之前有解决过哪些复杂的问题,他还会要求候选人对问题及解决过程进行详细的描述。」
马斯克的团队在筛选意向求职者时会关注他们在不具备确定性的情况下的学习能力。每一位新的雇员,不论其任职于哪一个部门,都曾证明过自己具备解决复杂难题的能力。「我们通常会对简历上面的成就进行深度挖掘。」马斯克说道,「成功包含许多因素,因此我们希望发现究竟是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些候选人的成功。我并不关心他们究竟是大学毕业生还是高中毕业生。」
特斯拉和SpaceX公司的升迁及奖励机制是围绕一个从「1至5分」的打分系统建立起来的,其中4分代表的是「出色」,而5分代表的则是「非凡」。马斯克说道:「除非说你所做的事情非常具有颠覆性,否则你不会拿到4、5分这样的高分。想要拿到『非凡』的评价,你所做的事情必须意义非凡,这类事情将使公司或者公司的产品变得更好。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公司和产品的改进者:无论是负责人力、财务还是产品的同事都可以提出他们的建议。」
在刚开始特斯拉致电魏佳仁邀请他出任首席信息官一职的时候,魏佳仁称他会考虑,随后便不了了之。当时魏佳仁在硅谷蓝筹软件公司VMWare担任首席信息官一职,由于这份工作轻松而且待遇不菲,所以他从未想过离开这个「温柔乡」并涉足雷池。跳槽到特斯拉对魏佳仁而言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况且伊隆˙马斯克还一直有着对团队「要求苛刻」的口碑。在18个月之后,特斯拉再次致电魏佳仁并希望他对任职一事再作考虑。后来与马斯克的会面让魏佳仁确信这家公司将改变世界。
魏佳仁入职后的第一个任务是从零开始建立起支撑整个公司运营的软件系统,任务的工期只有3个月的时间,而且可供使用的预算只有计划成本的五分之一。一般而言大公司在企业资源计划软件上所花费的资金达数百万美元之巨,这套软件系统主要负责包括产品的规划、经费、生产、供应链以及销售等整条产品线的运营工作,通常由SAP和甲骨文(Oracle)等大型供应商提供。当魏佳仁告诉马斯克这样的任务根本不可能完成时,马斯克仅以乔布斯式的自信答复道:「如果我这边有什么可以帮上忙,请告诉我。」魏佳仁评价道:「跟大部分人不同的是,马斯克从来不把所谓的『限制』看成既定因素。」
魏佳仁和他的团队在4个月的时间里建立起一套功能基本却可堪使用的软件系统,随着后续在功能上的逐步提升,现在特斯拉拥有极为快速的反馈闭环系统。「我们现在有了一套无缝集成的信息系统,这套系统让我们具备快速的反应速度和丰富的灵敏度,这是其他汽车生产商所不具备的。」魏佳仁说道。与特斯拉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通用汽车公司经过长年累月的打造终于在1996年拥有了自己的EDS信息系统,但后来便把整个IT信息系统外包出去了,直到实行退出破产机制才重建了自己的IT系统,但是代价无疑是巨大的。
在聘请到已经被证明有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雇员之后,特斯拉会把他们投放到小团队之中,好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紧密协作以加快解决进程。「这样的沟通方式让我们可以非常迅速地行动。」特斯拉首席设计师弗兰茨•冯•霍尔茨豪森(FranzvonHolzhausen)说道,「这是一个其他汽车生产商所不具备的优势。他们使用是封闭的组织形式,这样沟通起来速度会很慢。」冯•霍尔茨豪森的获奖作品「TeslaS」车型的设计团队仅仅包含3名设计师,这3名设计师所坐的位置就在负责工程的工作人员隔壁。一些较大的汽车生产商在构建新车型时普遍需要动用到10至12名设计师。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美国公用事业厂商佐治亚州电力公司(GeorgiaPower)已经开始在佐治亚州建设一个装机容量为765MW的电池储能系统。2024年12月,佐治亚州公共服务委员会(PSC)一致投票通过了佐治亚州电力公司部署电池储能项目组合计划。当时,这些电池储能项目计划部署总装机规模为500MW。根据该公司最近发布的公告,McG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美方取消共计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91%的反制关税;美方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中方也相应暂停实施24%的反制关税。消息出来后,对于出口美国的储能企业而言,总算是能松了口气。目前,中国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多家储能上市企业披露其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包括比亚迪、特斯拉、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国轩高科、阿特斯阳光电力、远东股份、骆驼股份、平高电气、许继电气、鹏辉能源、科陆电子、南都电源、科士达、上能电气、通润装备、禾望电气、华宝新能、智光电气、同力日
近期固态电池市场再度升温,行业关注点也经历深刻转变。据观察,相较于以往对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的讨论、主机厂与电池制造商的布局、量产时间表的预期以及eVTOL等新兴应用的探索,当前市场的目光更聚焦于若干核心层面。具体来看,以固态电解质膜为代表的关键材料革新、以硅碳负极为核心的负极材料迭代
日前,西澳大利亚州能源开发商Synergy公司宣布,该公司部署的2GWhCollie电池储能项目中的640个电池组已经安装完毕。电池组和逆变器的安装工作于2024年10月初启动,该项目于2024年3月在退役的Collie燃煤发电厂原址上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澳大利亚规模最大的电池储能项目之一。该项目将接入西南联网系
在“双碳”目标倒逼能源革命的当下,分布式新能源正以每年30%以上的增速重塑电力市场格局。但当投资者还在纠结“隔墙售电”能否打破电网垄断时,头部企业已悄然用“绿电直供”撬动百亿级市场。这两种模式究竟是政策博弈的产物,还是产业升级的必然?本文将穿透概念迷雾,用真实案例揭秘分布式能源的未
在“双碳”目标与新能源革命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电力系统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当风电、光伏装机占比突破35%,传统电网的调度瓶颈与新能源消纳矛盾日益尖锐,一种名为“虚拟电厂”的新型电力组织模式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突破5000万千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消息,SNEresearch发布2025年1月至3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及数据,2025年1月至3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为221.8GWh,同比增长38.8%。据了解,3月单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91.9GWh,环比上升40.09%,实现大幅增长。另外,本次榜单排名有较大变化,松下从2月的第五位下浮到了
和各个领域的人聊虚拟电厂,有三种不同的底层逻辑。发电企业:福特主义的虚拟电厂作为工业2.0的产物,现代电力系统和汽车产业的底层范式是一脉,即源自福特流水线制造、铁路的时间管理、和泰勒的工作管理。这种思维延伸到虚拟电厂,其特点是:1、强调流水线分工和协作即虚拟电厂就是电厂,电厂是电力系
在“双碳”目标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双重驱动下,一种无烟囱、无冷却塔,却能调度百万千瓦级资源的“隐形电厂”正在全球崛起——这就是虚拟电厂(VirtualPowerPlant,VPP)。它不生产一度电,却通过算法与数据将零散的分布式光伏、储能、电动汽车乃至空调负荷,编织成一张覆盖全社会的能源互联网。从特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LG新能源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第一季度整体营收为6.3万亿韩元,环比下降2.9%,同比增长2.2%;营业利润为3,750亿韩元,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20%,实现扭亏为盈。本季度营业利润包含了4,580亿韩元的《通胀削减法案》(IRA)税收抵免额。按照5月8日汇率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5月12日~5月16日的一周输配电政策动态。甘肃《关于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的通知》5月15日,甘肃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的通知》,甘肃能源监管办拟于2025年5月下旬至6月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了解相关情况,并听取意见建议。通知指出,监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12日-2025年5月16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安徽和县天能电池基地37.5MW/100.5MWh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并网5月10日,安徽马鞍山市和县天能电池基地37.5MW/100.5MWh磷酸铁锂用户侧储能电站项目并网。项目由浙江荣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承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东部200MW独立新型储能项目公开招标招标计划,招标公告计划发布时间2025年6月,估算投资51000万元,项目概况新建200MW/400MWh(一期)储能电站一座,业务用房3200㎡,配套建设业务用房、变配电设备、给排水及消防设备,项目区内道路及硬化、绿化工程、围墙、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5月12日~5月16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西藏芒康县110千伏嘎托变电站近日,西藏昌都供电公司在芒康县110千伏嘎托变电站主变压器增容改造现场使用移动式变电站进行负荷转供,这是移动式变电站在昌都市首次投入使用。移动式变电站作为核心过渡电源,可有效缩短负荷转供时的停电时长。
文丨阳光风能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智能制造的双重驱动下,锂电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战略转型。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2万亿美元,中国以超40%的全球份额占据产业链核心地位。2025年5月15-17日,CIBF2025中国国际电池技术展览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如火如荼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14日,宁夏市场监管厅发布《构网型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范》《构网型储能参数整定技术规范》《虚拟电厂并网运行技术规范》、《新能源场站风光资源监测技术规范》《构网型储能系统接入电网测试规范》等5项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构网型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16日,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人民政府发布公示,通辽市奈曼旗2025年新型储能专项行动500MW/2GWh电网侧储能项目一的实施主体为安徽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和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文如下:通辽市奈曼旗2025年新型储能专项行动50万千瓦/200万千瓦时电网侧储能项目一实施主体牵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15日,陕西省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支持光伏产业链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5#x2014;2027年)》,其中提出:鼓励EPC总包单位与组件、逆变器、储能等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现组团发展。瞄准光伏电站配建新型储能市场需求,加强光伏企业与储能企业战略合作,促进产业间协同发展。推动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16日,平湖众顺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浙江平湖市独山港120MW/240MWh网侧储能项目招标,项目地点位于浙江省平湖市独山港高新技术产业园地块,项目资金为28800万元,约合单价1.2元/Wh。储能系统采用磷酸铁锂电池1500V液冷系统,室内站房式布置。主变压器容量需满足储能电站规模120MW/24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当升科技发布公告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以现有总股本506,500,774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2.000000元人民币现金(含税)。本次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2025年5月19日,除权除息日2025年5月20日。此外,4月29日,当升科技(芬兰)新材料有限公司首期项目奠基仪式在芬兰科特卡市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多家储能上市企业披露其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包括比亚迪、特斯拉、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亿纬锂能、国轩高科、阿特斯阳光电力、远东股份、骆驼股份、平高电气、许继电气、鹏辉能源、科陆电子、南都电源、科士达、上能电气、通润装备、禾望电气、华宝新能、智光电气、同力日
北极星储能网讯:4月2日,特斯拉披露2025年Q1业绩情况,其中储能新增装机10.4GWh,较去年同期增长156.6%,环比略有回落。其实一直以来,特斯拉的储能产能已经难以满足订单需求。而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成为破局的关键。2025年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工厂首台储能系统落地,意味着这一40GWh产能的工厂正式投产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小鹏、广汽、小米、比亚迪、奇瑞、上汽、长安、特斯拉、奔驰、宝马、丰田、本田、通用等在内的形成一波车企跨界潮。市场方面,摩根士丹利研报认为,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十年科技投资的最大主题之一。高盛预测,在这场争夺未来产业制高点的竞赛中,凭借电动汽车电池与人形机器人电池
有三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企业家进入中国富豪TOP10,分别是曾毓群、雷军、李书福。图片来源:胡润百富官网3月27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财富计算的截止日期为2025年1月15日),榜单显示,共有来自2524家公司、71个国家的3442位十亿美金企业家上榜,高于去年的3279位。进入胡润全球
北极星储能网讯:2025年3月2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首批Megapack储能系统正式出口、运往澳大利亚,标志着特斯拉的全球储能布局迈向新台阶!而据特斯拉消息,上海工厂生产的储能系统后续还将供给国内和亚太市场。特斯拉已经下达挑战书,中国储能企业能否迎战?鲶鱼进华、工厂标杆!作为全球知名的
LGEnergySolution(LGES)公司计划今年开始在美国生产用于固定式储能系统的磷酸铁锂电池。LGES公司2月18日向韩国证券交易所披露,该公司董事会已经决定向其在美国密歇根州运营的子公司LGEnergyStorageMichigan公司提供债务担保。LGEnergyStorageMichigan公司在密歇根州霍兰德运营了一座电池生产工厂。
当地时间3月10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他在与特朗普政府合作的同时,经营自己的企业“确实非常困难”。当日早些时候,特斯拉在华尔街的大规模抛售中市值蒸发约1300亿美元(约合9438.6亿元人民币)。目前,马斯克带领的政府效率部正大幅削减联邦开支、精简联邦政府机构,引发美国多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5日,据外媒报道,根据与沃勒县(WallerCounty)达成的减税协议,表明特斯拉将在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附近建造一座新的大型储能工厂,该项目位于德克萨斯州凯蒂附近的EmpireWest工业园,占地100万平方英尺。根据沃勒县协议显示,特斯拉将获得一系列的减税,包括4400万美元的设施
近日,特斯拉又一座超级工厂在中国正式投产,这解决了特斯拉的储能产能瓶颈,其储能装机有望大幅提升,而产线更加靠近宁德时代工厂,其储能系统销售价格也有望迎来大幅下降。也许,特斯拉将就此重回全球储能系统榜首之位?高调入华,100GWh“小目标”即将达成2月11日上午,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
近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在上海临港正式投产。当前,世界多国都对新型储能采取不同政策支持,作为一家以制造电动汽车打开商业版图的跨国企业,特斯拉此番布局能否在中国掘到“第二桶金”?又会对中国储能行业带来何种影响?虽然以生产电动汽车“发家”,特斯拉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却认为,特
1月30日,特斯拉发布了2024年全年财报,其储能业务迎来高光时刻,2024年的电动汽车交付量达到178.92万辆,全年储能装机业绩达到31.353GWh,均创下历史新高。但与储能业务相比,特斯拉在2024年财报中却没有公布其光伏屋顶安装数据,在2024年以前,特斯拉每年财报都会公布其光伏屋顶安装规模。因此,在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