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深刻认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大意义
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大发展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10月22日,刘振亚董事长在《人民日报》发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推动能源清洁绿色发展》署名文章,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以“两个替代”解决能源问题的总体思路,清晰地勾勒出人类未来能源发展之路。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刘振亚董事长署名文章,进一步把握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深刻内涵,找准全球能源互联网与湖南能源电力发展的结合点,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务实高效的举措,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
湖南一次能源匮乏,所需电煤的80%依赖外省区输入;新能源方面,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不具备发展的天然优势,且开发技术成本高、开发利用周期较长,规模集中开发量小;内陆核电发展又受制约,全省能源电力的供给和输送能力几近饱和。同时,省内东部发达地区的雾霾问题严重,能源环境压力和发展瓶颈日益增大。要实现湖南能源电力的可持续保障、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大力实施“两个替代”,加快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打造湖南坚强智能电网。
加快推进“两个替代”
未来能源革命的方向,一是在能源开发上实现清洁替代,以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推动能源属性从高碳到低碳;二是在能源使用上实施电能替代,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推动能源利用从低效到高效。“两个替代”代表着全球能源发展的大趋势,也代表着全球能源治理的新架构,对于进一步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就破解湖南化石能源困局而言,走清洁发展道路,推进“两个替代”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必须坚持以形成非化石能源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并重的能源发展模式,基本稳定水电、适度发展火电、积极发展新能源,优先开发利用本省的可再生能源,安全有序积极发展核电,实现能源、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十三五”期间,全省替代电量保持10%的平均增长速度;到2020年,力争实现电能替代电量120亿千瓦时以上;“十四五”期间,全省替代电量保持在8%的年均增长速度,基本实现电能等清洁能源最大程度替代燃煤和燃油等化石能源直接消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大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0110号提案的答复,提到加强人才培养。大连理工大学2024年新增储能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实施本硕博贯通长周期培养模式。在电化学储能、液流电池、固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氢能、储能装备与安全、能源互联网等关键技术及
云南奔腾的江河之水、广西的好“风光”化身为电能,穿越山河,点亮上海外滩的夜色、驱动浙江轰鸣的生产线、保障安徽实验室的精密仪器用电;广东富余的电能送入福建,变为寻常人家的空调凉风。这场千里奔赴,源于一场电力“全国购”。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微信扫码充值即可用电,费用按实际用电量结算,剩余的钱当即退回,真是太便捷了!”7月13日晚,在位于唐山市滦州市茨榆坨镇的夜市街边,通过采用冀北唐山供电公司推广的“码上”用电模式,摆摊商户李木敏在供电员工田鹏程指导下,利用手机软件“网上国网”APP扫描身边共享电源上的二维码,便捷地用上
近日,我国规模最大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落地。7月1日至9月15日,超20亿千瓦时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电能,将通过闽粤联网工程全天候送至上海、浙江、安徽、福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跨经营区电力交易进入常态开展新阶段。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之一。此次交易由北京电力交易中心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2025年6月20日-21日,以“人工智能深化协同,能源科技求索创新”为主题的2025国家能源互联网大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举办。在人工智能分论坛上,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科技数字化部副主任韩荣杰作《基于国网光明电力大模型的杭电“光擎”智能应用》的报告。经专家同意,在此分享报告PPT,欢迎品读。来源
文/本刊记者张越月特约撰稿陈昊南林熙熙黄子琪从出行到餐饮,从住房到医疗,过去几年中,各类共享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渗透至生活的诸多领域,提高了资源使用的效率,也创造出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车网互动也可被视作一种特殊的共享平台,它通过整合电动汽车和电网资源,实现了能源的双向流动和优化配
7月8日,天合光能发布关于变更公司副总经理的公告,公告显示,天合光能副总经理丁华章先生因工作调动原因不再担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调整后丁华章先生继续在公司子公司天合富家担任董事的同时,还拟进一步担任天合富家的副总经理,并将聚焦于天合富家的运营管理工作。同时,公司聘任财务负责人吴森先生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7日,山西长治市人民政府印发智慧能碳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方案,在7月底前实现区域内主要用能企业,以及风、光、储、充等对象的数据采集设备安装并接入市级平台。2025年7月底前,全市用能企业、市内风电、光伏、储能、充换电站应接尽接,建立相对完善的智慧能碳大数据体系。打造全国
近来备受关注的虚拟电厂究竟有何“实”力?(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曲艺)看向需求侧。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x2014;2027年)》提出,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提升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调控能力。在2024#x2014;2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自2024年7月组建以来,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发展。牵头获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山区基础施工和舞动研究“任务制”项目、抗冰防舞框架项目,锻造重大工程建设和电网安全运行核心技术;在特高压工程建设环保水保管理中全面推广电力遥感技术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7月7日,位于广东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综合能源区域、科学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区的用电负荷出现较大波动。得益于近期投产的全国首个基于混频调制技术的紧凑化经济型多端柔性交流配电互联工程,该区域多回20千伏配电线路自动启用互相调剂负荷功能,在短短30秒内,负荷已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近期,受全国多地高温闷热天气和经济增长双重因素驱动,各地电力负荷快速攀升。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2024年为14.51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接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华东地区以及蒙东、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6个省(区)电网负荷也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沙特阿拉伯国家电力公司(以下简称“SEC”)、沙特阿拉伯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NG”)和华为数字能源正式签署电网仿真测试合作协议,三方将联合建设电网仿真测试平台,基于实时数字仿真(RTDS)技术,部署在SEC的RTDS实验室,构建新能源接入电网的性能研究能力。三方合作紧扣全球清洁能源转型趋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4日,深圳坪山区人民政府发布《深圳市坪山区落实“双碳”战略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指出,支持企业建设新型电池及储能、充电设施、光伏、氢能、智能电网和综合能源服务等领域中试生产线,对项目总投资额(不含土建)在500万元以上的,按设备投资额的1
一、我国经济与用电增长的历史变化趋势我国用电总量与经济总量长期高度相关,用电的变化趋势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周期基本一致。电力弹性系数(同一时期用电增速与经济增速的比值)是表征经济与用电量增长关系、反映我国产业和用电结构发展变化趋势的重要指标。“十五”末至“十二五”,随着我国由重化工
紧扣国家部署彰显央企担当——《国家能源集团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正式印发今年8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时隔两月,《国家能源集团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
6月11日,在甘肃白银银西产业园区内,甘肃白银银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开工,现场各类挖掘机、铲车、运土车、洒水车等机械有序作业,拉开了建设序幕。甘肃白银银西110千伏变电站是国网白银供电公司第一座GIS全户内智能变电站,工程计划新建主变2台,容量2×50兆伏安,110千伏进出线3回,10千伏出线14
“远方巡视启动!”近日,国家电网公司某220千伏变电站启动首次全套智能巡视,随着指令下达,无人机飞向工作点位,卷帘门打开,一台机器人由内驶出,按照预设路线开启了自主巡视任务。几分钟就完成巡视任务。据悉,变电站智能巡检系统采用了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多座变电站设备状态实时监测,
4月16日,国网甘南供电公司在110千伏卓尼变电站首次应用远方“一键顺控”技术,通过区域五防和智能巡检系统成功联动完成该站110千伏线路供电,这是该公司持续发力“两个替代”保障甘南藏族自治州安全用电的一个缩影,标志着该公司“两个替代”建设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一键顺控”技术是指将传统操作过
近日,为贯彻落实《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推动智能检测装备创新和应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开展征集,并委托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联盟组织专家遴选发布了智能检测装备创新产品目录(第一批),共122项具有市场需求迫切、技术水平先进、应用
为加快推进变电“两个替代”建设和应用,切实提升设备运维、操作质效,全面推动变电运维作业模式转型,最近,盐城供电公司设备部组织召开变电运维“两个替代”建设项目推进会,提升各作业单位维保工作质量。进一步减轻基层负担,降低操作和巡视风险,保障电网、设备安全稳定运行。“两个替代”即远程智
“220千伏玉楼变电站主保护动作,A相跳闸,重合成功(模拟),确认请按1。”近日,在国网安徽铜陵供电公司变电集控站,“监控机器人”模拟电网设备故障跳闸,代替人工实现变电监控故障异常信息的智能监视、诊断和处置。为推动设备管理数字化转型,提升变电运维监控专业工作质效,国网铜陵供电公司深挖
回顾2023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系统各单位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赋动能作贡献。围绕“一体四翼”高质量发展,国家电网公
12月13日,甘肃天水110千伏空港变电站投运。在投运过程中,国网天水供电公司首次应用“远方一键顺控”技术完成投产送电调试,标志着天水电网变电“两个替代”(远程智能巡视替代人工例行巡视、一键顺控替代传统倒闸操作)重点工作迈出历史性一步。“一键顺控”是变电站倒闸操作的一种操作模式,即通过
为全面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和天津公司提质增效工作决策部署,落实国网公司“六精四化”精打细算空造价专业要求,2023年国网天津经研院充分发挥技经专业优势,支撑公司开展生产技改项目后评价工作,全面掌握公司电网生产技改项目管理质量及成效,总结项目管理经验,提高投资管理科学化水平。一是加强数据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