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海上风电国际正文

海上风电成为中国丹麦合作新领域

2015-11-13 11:57来源:中电新闻网作者:徐广忠关键词:丹麦风电海上风电风电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海上风电成为合作新领域

如果说陆上风电是中丹风电合作的起点,而海上风电项目则是中丹合作的又一个新领域。

海上风电是我国风电企业从现在走向未来的必经之路。一方面,我国海上风力资源丰富,另一方面,我国海上风电资源靠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尚不存在弃风限电问题。

有资料显示,中国5~25米水深、50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为2亿千瓦;5~50米水深、70米高度海上风电开发潜力约为5亿千瓦;潮间带和潮下带滩涂资源以及深海风能资源也较为丰富。

但是,我国海上风电起步较晚,还处在一个比较前期的阶段,甚至可以说是一个高风险行业。许多前期建设的项目如今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工程拖期、施工难度大、运行设备的腐蚀等。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施鹏飞在一次海上风电研讨会上表示,我国海上风电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设备厂商产业链配套不完善,缺少经历过长期考验的海上设备供应商,部分供应商无海工经验,对海上工程理解不足,施工过程无法提供有效支持。

丹麦是世界风电发展最快最好的国家,在1991年建成全球第一座海上风电场,拥有20多年的海上风电场运营经验,有完整的产业链,走在了世界前列。

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电开发商是丹麦DongEnergy公司,全球超过一半的海上风电场由该公司开发。

当前,海上风电已成为全球风电发展最前沿,各国都把发展海上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激励下,我国海上风电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与陆地风电相比,海上风电呈现出新的特点和问题。

据了解,我国海上风电装机规模逐步增大,从2007年中海油渤海钻井平台0.15万千瓦实验机组开始,到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场已投产约66万千瓦,仅次于英国、丹麦、比利时和德国,位居世界第五。

为推进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和有序发展,国家和地方先后出台相关规划,明确了海上风电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应稳步推进海上风电,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国家能源局和国家海洋局已联合确定加快推进全国1053万千瓦的海上风电项目名单。

2014年12月,国家能源局出台《全国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方案(2014~2016年)》,该方案包含8个沿海省(区、市)44个项目,总容量1053万千瓦。目前已有14个项目核准,总规模约291万千瓦;30个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总规模约762万千瓦。

通过示范项目推动,一方面能带动海上风电技术和施工能力进步,另一方面可提升建设运行水平并简化管理流程,促进海上风电项目电价和补贴强度下降,进一步推动海上风电实现技术提升、产业进步、管理升级和规模化发展。

到2020年,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容量将达1200万千瓦。

业内专家表示,我国海上风电所处的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具有支持海上风电发展的条件。目前来看,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不排除国家为推动海上风电示范性项目的开展,出台一些刺激性政策的可能。

原标题:海上风电成为中国丹麦合作新领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丹麦风电查看更多>海上风电查看更多>风电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