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深度好文】煤化工:四面楚歌如何脱困?

2015-11-16 11:59来源:中国化工报作者:陈继军 陈强 陈光达关键词:煤化工超超临界煤炭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我坚决反对煤制燃料(包括煤制天然气和煤制油)。根据模型推导,2025年,全球石油消费量将达到峰值;203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到峰值。届时,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将十分发达,小轿车将全部改用纯电动车,现有的炼油装置都需寻找出路,煤制油又有什么前景?况且,随着世界能源结构的变化,国际石油价格将长期保持低位运行,超过80美元/桶的高油价将永远成为历史。这种情况下,投资强度大、综合成本高、又面临水资源与碳减排约束的煤制油项目,其风险将与日俱增。煤制天然气的前景更差,除了技术与环境制约,作为二次能源的利用效率还不如煤超超临界发电,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却显著大于煤超超临界发电,无论从经济性和环保性考虑,都是不划算的。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照乾

注重技术创新 发展循环经济

煤化工企业之所以陷入困局,除了经济增长乏力、需求下降外,缺少差异化产品是重要原因。为什么没有差异化产品?因为不注重技术创新,没有掌握基础性、前瞻性的核心技术。

以前我们提到技术创新,习惯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而今,中国的许多技术与发达国家差距缩小,有些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有些技术国际领先,此时再想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困难很大:一方面,国外不会再痛快地给我们技术;另一方面,他们也没有更多先进技术给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俯下身子,搞基础研究,搞技术创新,搞新产品开发。

这一点,陕煤化颇有体会,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多年来,我们始终把科技创新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十二五”以来,我们每年的科技投入都占企业总收入的4%左右,先后建成煤炭绿色高效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煤制化学品国家地方联合共建研究中心等4个国家级技术研发或工程中心,以及5个省级研究中心、7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创新型企业和4个省创新型试点企业,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技术的突破。

我们与中科院大联化物所等单位联合开发的DMTO、DMTO-Ⅱ等国际领先的工业化技术,现已对外许可20套;自主开发的块煤干馏中低温煤焦油制取清洁燃料技术、煤焦油全馏分加氢多产中间馏分油成套工业化(FTH)技术已经建成数套工业化装置;自主开发的煤焦油制芳烃及特种油品(FTH-Ⅱ)、甲醇甲苯耦合制芳烃(TMTA)、甲醇制丁烯联产丙烯(CMTX)等工业化技术将陆续进入工业化示范应用。依托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开展的煤分质开采与利用研究,同样已经开花结果——目前,有2项粉煤热解技术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4项先进的煤热解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项煤焦油深加工技术实现了工业化应用。另有14项安全高效的煤炭开采技术由陕煤化提出、实践、总结果并推广应用,9项先进采煤技术正在开发中。

陕煤化集团十多年的发展与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不懈地技术创新,企业才能获得先进的工艺、差异化特色产品,才会有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较好效益。

还有煤化工的环境问题。我的体会是,环境问题是任何能源化工企业都无法绕过去的,你做得好,不仅不会受到约束,反而能够从中受益;否则,就会变成压力和束缚,甚至被淘汰出局。为实现企业与环境生态协调发展,陕煤化始终坚持循环经济理念布局新项目,升级老企业。

在榆林,我们构建起块煤—兰炭—电石—尾气发电—乙炔—聚氯乙烯—电石渣水泥;块煤—兰炭—煤气制氢/尾气发电—煤焦油加工的分质转化多联产产业链。在黄陵矿区,我们建成煤炭采选—精煤焦化—矸石发电—灰渣建材循环经济多联产示范园区。在彬长矿区,我们建成大佛寺这一全国唯一瓦斯零排放矿区,研制出乏风瓦斯发电技术,累计生产LNG5000万立方米,发电6亿千瓦时。正在推动的项目实施后,仅彬长矿区就会有153亿立方米煤层气被分质利用。

借助循环经济,我们不仅实现了传统能源化工的转型升级,还将昔日的“两高一资”行业变为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在为陕煤化自身带来安全环保经济与节能减排效益的同时,也为整个能源化工行业探索了经济与环境生态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

原标题:煤化工:四面楚歌,如何脱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超超临界查看更多>煤炭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