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评论正文

深度: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战略考量

2015-12-09 18:10来源:电动汽车时代作者:宋楠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江淮IEV6作为首款电动SUV,受到各方的关注

也正是在2010年,吉利、奇瑞、比亚迪、长城等车厂或称为中国品牌的主力、或刚刚崛起,其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均存在诸多问题。而5年之后,中国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已经被中国品牌所主宰!合资车企为了应对这一咄咄逼人的态势,或降价、或增配。甚至为了中国政府强力推行的新能源车辆销售政策,合资车企也开始生产电动、混动车并以不可思议的低价销售。

现在,很多媒体唱衰中国政府推进新能源全产业链,并质疑自主品牌在其中所扮演角色的意义。从阴谋论的角度看,这些反对的声音出现并非偶然。目前中国市场是全球最具发展潜力也最赚钱的汽车市场。有人调侃:只要是个靠谱儿的车型,用稍微正常点儿的营销手段,就可以在中国市场获利颇丰。利益使然,太多“人”不希望看到至2020年贴有中国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垄断近1/6中国市场份额(中国政府宣布2020年新能源车保有量500万台,而2020年中国机动车保有量或突破3亿台)。

“只要我党认真起来,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青藏铁路的修建不仅体现中国雄厚的经济实力,更彰显了政府的强大意志力

在2014年,中国政府宣布2020年新能源车保有量为500万台目标时,质疑、调侃的声音不绝于耳。那些不熟悉新中国发展史以及我党党史的“利益方”,将会很失落的看到2016年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的事实。

笔者有话说:

我们的领导人经过深入调研后,很严肃的将新能源汽车以及全产业链的发展,作为降低石化能源需求、调整经济结构、缩短与欧美日车厂技术差距、提升解放军的“非对称”战斗力以及在政治上拥有与美国、欧洲、日本等过在领土、反恐、经济合作等领域的强力话语权。

因此,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以及全产业链,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市场行为,而是一种上升到国家利益、国防安全、产业结构层面的国家发展战略。那些唱衰自主发展、自力更生的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声音”以及其所代表的“利益”,是不会不清楚这些问题,只是就重避轻的强调中国制造的新能源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笔者坚信,随着上海汽车、北京汽车新能源、比亚迪、长安、吉利等车厂在新能源领域的崛起,中国制造的电动、混动汽车将会用自己的强大实力获得市场的认可。

原标题:深度: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战略考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混合动力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