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电力急先锋:电改谋划新规则 售电红利瞄准谁?

2015-12-16 09:16来源:北极星售电网关键词:售电侧改革电力体制改革电力急先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撇开技术性问题不谈,与2002年电改相比,本轮电改的显著特点之一便是文件正式下发前来自媒体或与会专家的大量剧透,造成不同舆论场之间的激烈碰撞,同时导致外界对电改的预期发生了多轮切换。这其中,有很大比例围绕电网展开。这很好理解,电改的目标之一便是打破电网“独买独卖”的垄断格局,有序放开除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在异常激烈的利益博弈中,作为主要被改革对象的电网企业的利益诉求,自然备受关注。

事实上,9号文甫一出台,就遭致许多改革派的批评,后者评价这份“改革力度温和”的电改方案避开了调度独立、输配分开等敏感问题,有受制于电网之嫌。尔后,又传出9号文中不曾出现的电网将参与除保底售电外的竞争性售电环节的消息,引发电网系与非电网系之间的激烈争议。而在刚刚公布的《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中,电网企业的售电公司也的确成为了三类售电主体之一。

“电网在话语权在改革初期还是比较大的,相对来说还是个赢家。两害相权取其轻,与此前盛传的许多版本相比,电网现在留住了售电和结算。”一名电改观察人士对澎湃新闻称。

据该人士观察,与发电企业相比,电网企业无论是改革的嗅觉、适应性还是灵活性都要强很多,早在6个核心配套文件正式公布之前,国家电网已经在开展内部学习(岔开说一句,虽然电网垄断长期遭人诟病,但不得不承认,中国电网企业尤其是像国家电网这样的庞然大物,其在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上的先进性,确实是将许多行业甩出好几条街)。

“但是政策制定者也用其他配套文件,比如电力市场交易制度和电力交易机构,对电网参与竞争性售电进行了一些约束,避免电网利用自身角色来进行垄断,利用垄断优势来有损竞争。”信达证券能源互联网首席研究员曹寅认为,配套文件中体现的约束,已经不是过去利用行政手段“这个不许做那个不许做”式的管理方式了,真正先进的约束方式,是让市场来进行约束,让生产力本身的优胜劣汰来进行约束。“通过建立一个交易机构和一套完善的交易体制,来对电网的垄断优势来进行约束。”

曹寅称,在一个相对开放的产业链中,加上交易机构受到由各个市场主体组成的管理委员会的制度约束,电网企业的售电公司,与社会资本组建的售电公司、发电企业的售电公司,处在了同一起跑线上。谁能胜出、谁能获得用户,是基于生产力的竞争,也即谁能提供更廉价的电价、更好的服务。

另一名资深业内人士对记者称,现在是电网的巅峰时期,统购统销统一调度统一结算,装备企业也很多,全世界能做到国网这样的已经算顶峰了。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任何改革其实都会削弱电网目前的竞争优势。但这对行业来讲是好事,有利于还原电网本来的定义,也能倒逼电网自身的改革。

因此,身为被改革者的电网企业,角色十分微妙,并非最大赢家。虽暂时保住了腾挪和转型的时间,但从长远看,电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最终必然会构建起一套全新的电力工业体系,电网企业的身份也将随之改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售电侧改革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力急先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