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市场正文

【兴衰史】“黄金十年”到“哀鸿遍野” 作茧自缚的中国煤炭能否破茧重生?

2015-12-16 13:46来源:矿业界关键词:煤炭企业燃煤电站煤炭价格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八、覆巢之下,焉有完卵(3)——煤老板跑路跳楼

在这次危机中,承受痛苦最大的是处在产业链前端的煤老板们,无法稳住市场地震,投入巨资的他们出现资金链断裂,几乎都被深度套牢,备受煎熬。危机中,大多数煤老板恐慌中最急迫的愿望就是卖掉手上的煤矿,逃出“绝境”,但苦于“找不到能救出自己本金的人接手”。面对追款的压力,这些煤老板焦虑不安,纷纷外出躲债。

原本,煤炭象征的是富裕的终点,煤矿被誉为“装满钞票的聚宝盆”,那些同时拥有奔驰、宝马等豪车的煤老板挥金如土的形象一度名噪一方。然而,现在,昔日的富贵荣华已恍若隔世,让煤老板一夜暴富、高价购来的中小煤矿也成了“烫手的山芋”,市场一片肃杀之气,深陷市场谷底的煤老板们苦苦挣扎。

2014年1月7日,时代周报记者联系向来健谈的府谷县煤老板刘建(化名),对方手机里传来“您所拨打的手机已停机”的提示音。然而5分钟后,刘建居然用该号码又打了过来,“对不起,我的手机的停机提示音是设置的炫铃,我看你的手机号不是老家那边的才回你的电话。我两年前就离开府谷了,现在在西安待着,不准备回去了。”他苦笑着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刘建在府谷县新民镇拥有一座年产120万吨煤炭的煤矿的一半股份,还在一个年产90万吨煤炭的技改煤矿中占有股份。但现在,这些股份正让40多岁的刘建经受着巨大的痛苦。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煤矿一步步从兴盛滑入泥潭,他本人也像是一只处在壁板夹缝中的老鼠,变得惊恐而小心翼翼。

“我现在还有一个亿的贷款无法还,煤价掉得连开采成本都不够,开不了工,资金链断了,我们没钱了,大家都没钱了。”刘建承认,因为无法还上贷款,没办法只好躲到西安,“以后煤矿交给别人打理,我不会亲自搞这行了。”他说自己一做梦就是堆积如山的煤炭,再有很多人追债,精神要崩溃了,连接听手机都要防备。

刘建一心想着要卖掉手上的煤矿,只是找不到人接手。“我现在想卖没人买,卖不了那我就剩跑路和跳楼了。”他说。

和刘建一样,其他煤矿中的私营老板多数清醒地知道,卖掉煤矿、抖掉包袱,仅仅是一个无法兑现的梦想。业界普遍认为,煤炭行业是一个萎缩性的行业,将来煤矿只是“挣一个社会平均的利润”,煤老板已风光不再,一切都在贬值。煤矿忽然变成了无人敢接手的“地雷”。

九、雪上加霜——煤价越下滑,煤企越增产

全行业90%以上的煤矿都在亏损。按理说,市场的力量会迫使一些企业退出这个行业,进而恢复供需平衡,让价格重归理性。然而,在各大煤炭主产区看到的,却是煤价越下滑,煤企越增产的怪相。

事实上,整个煤炭行业都处于价格“腰斩”、需求疲软的境地。但问题是,煤炭的供给量却依旧在坚挺。去年我国煤炭生产超公告能力约6亿吨。到今年10月份,全国的原煤产量又连续3个月环比增加,且增幅还在扩大。中国煤炭经济研究院院长岳福斌对此深感忧虑。他认为,行业之所以陷入恶性循环,是因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失去了调控能力。主要的原因有三点:

煤炭企业私心不减

煤价拐入冰点之后的三年来,煤炭业界一直都在呼吁行业抱团过冬,希望各家煤企能够携手挺住价格。但是,由于国内煤炭企业集中度低,每个企业都希望其他企业限产而自己增产,单个企业的理性导致了整个市场的非理性。

企业现在都在抢占市场,你减少的市场我来捡。现在很多企业都说宁可掉价,不丢市场。

相关阅读:

【数据分析】50页PPT看清煤炭今生来世--助力企业转型发展!

【年终深度观察】一文读懂中国煤炭!

原标题:作茧自缚的中国煤炭,能否破茧重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企业查看更多>燃煤电站查看更多>煤炭价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