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电动汽车评论正文

自主新能源目标前景几何 质量如何避免

2015-12-21 14:41来源:盖世汽车作者:雷云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市场崔东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论衡之二:主流自主品牌中,您最看好哪家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表现?

根据几家自主车企发布的新能源战略目标,未来五年,长安新能源车的销量目标为40万辆,占比16.2%;上汽计划在新能源领域投资超过200亿元,投放30款以上全新新能源车,销量目标为60万辆;一汽将推出16款新能源车,并实现6个新能源整车平台,新能源市场份额达15%以上;广汽将投入20亿元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并推出6款新能源车;东风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销量目标为80万辆,占比高达40%;奇瑞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20万辆,占比28.6%;北汽新能源将实现年产销40万辆,占比16.0%;吉利汽车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要占整体销量的90%以上,按吉利120万辆的总体销量目标来算,也就是108万辆以上的新能源汽车销量……

纵观以上战略规划,哪家车企在新能源领域会取得更好成绩?

对此,崔东树表示,更看好民营车企(吉利、比亚迪、众泰、长城)的发展,“民企对政策的把握与市场的切合点会抓得更好。”同时,身处限购城市的北汽、上汽新能源车将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再加上地方政府的支持与鼓励,这两家企业也将取得不错表现。

曹鹤指出,综合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现在表现较好的企业有:比亚迪,江淮,北汽等车企;发展到今后几年,跑在前面的有销量、有市场车企仍然会继续向前。“今后三四年,万向钱潮在电动车领域或将有出色表现,未来十年变数就比较大了。”

“现在还难以判断哪家企业的表现能够更胜一筹。总体来说,谁的创新驱动力最高,谁就容易崛起。如,万向通过国际合作收购菲斯科,现在也有所发展了。”陈光祖如是告诉记者。其还指出,除了要研发电池、电控等核心技术外,新能源汽车还要朝着产业化的路线发展,而不仅仅是技术路线。

论衡小结:引用上述专家的一句话,谁的创新驱动力最高,谁就容易崛起。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新能源车企,掌握核心技术,不断自主创新才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翻阅各家车企描绘的未来5年的新能源蓝图,最终如何结果还是留给市场来检验。

论衡之三:正值销量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该如何保证车辆本身的质量问题?

近期,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被媒体相继曝光。除了做工不佳、车身异响、刹车失灵外,电池衰减成为投诉热点。车企在求得新能源销量的同时,似乎忽略了企业生存最为重要的东西——质量。而快速增长的销量也导致质量问题的迅速放大。试问,新能源汽车该如何保证车辆本身的质量问题?

关于质量问题,崔东树直言,车企在推广新能源的进程中切勿走得太快,应先慢后快,可通过产业化试点,逐步推广,循序渐进地把量做起来,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未来2-3年将会集中出现一批质量问题,届时将引发社会对新能源汽车的争议,企业须得提早考虑这些问题。”其最后强调,各地方企业绝不能为了补贴去抢短期销量,否则安全隐患将在所难免。

曹鹤则再次强调,整个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瓶颈还是在技术方面,电池、电机、电控三大核心技术突破是关键。一些大规模的共性问题,譬如冬天续航里程、充电效率等也有待解决。联系其在前文中的论述,到2017年新能源的销量增幅会趋缓,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质量、性能等问题的集中爆发,日后我们将看到将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被召回。

论衡小结:随着新能源市场保有量增加,使用者增多,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存在的问题将会被迅速放大,继而影响未来的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广到今天,需要面对的并不仅仅是商业模式或车企售后响应速度、态度的问题,而是车辆本身的质量问题。作为出行工具,产品质量必须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才能真正开启良性的市场化进程。

盖世论衡:是盖世汽车研究院打造的一个品牌汽车评论栏目,透析汽车行业的新现象,新热点,新规律,新趋势;以行业资深专家、权威媒体人及企业高管为发声主体,多层次、多角度探讨变化中的中外汽车业。

原标题:自主新能源目标前景几何 质量如何避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新能源市场查看更多>崔东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