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年终盘点】2015年度锂电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2015-12-23 11:09来源:OFweek 锂电网关键词:锂电池石墨烯续航里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NO.8 LG化学全球最大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竣工

10月27日上午,LG化学在南京栖霞区的动力电池工厂举行竣工仪式。不仅数十名LG集团高层和合作企业高层出席,还有韩国驻华大使、江苏和南京政府多名高官亮相,为LG化学全球第三个、也是最重要一个汽车动力电池工厂送上祝福。

本次建成的LG化学新能源电池项目(一期)工厂总建筑面积达8万平方米,具备年产10万台以上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生产规模,挤入国内动力电池生产商前列。

LG化学的宣传视频称,该公司计划将汽车动力电池的产能,从2016年满足全球5万辆电动汽车,增加到2020年满足20万辆电动汽车,即增长到原来4倍。而这个计划的核心,就是南京新能源汽车电池基地。

南京工厂初期总投资约5亿美元,从奠基到竣工,用时仅一年。工厂将从生产动力电池芯开始,扩展到电池组的生产以及电池包生产。电芯厂预计在2015年年底调试完毕后,2016年正式量产。

LG化学南京工厂有此前生产小型锂离子电池的经验为基础。此次建设竣工的,则是三条铝塑膜软包三元动力锂电池生产线。LG化学具有软包电芯生产专利,核心是卷绕+堆叠的工艺,可以根据车企需求定制各种尺寸的软包电池,安全性能好、重量轻、循环寿命更长。其动力电池相对国内产品在各项性能上均有优势。以能量密度为例,LG化学的18650电池推荐产品的电量为2.9AH或3.2AH,而国内大部分厂家只能做到2.5-2.7AH。

LG化学称,南京工厂是其继韩国梧仓工厂、美国霍兰德工厂之后的全球第三个汽车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也将是LG化学全球最重要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至此,他们不仅有全球领先的产品和技术,也有了匹配的产能。此前,LG化学的动力电池出货量逊于AESC和松下。但连日产也表态会采用LG电池,AESC原来依赖聆风热卖的优势不再,LG化学有望抢夺头名。

【编辑点评】

继三星SDI西安工厂竣工之后, LG化学在华工厂也宣告竣工。韩国企业来华抢夺新能源汽车红利的势头凶猛,在产品、产能和价格上均对中国企业带来巨大挑战。

LG化学在产业链的纵向布局方面优势明显,就动力电池产业而言,LG化学在前端的材料,中间的电芯,下游的Pack,配套的BMS,甚至整车核心部件的电机和电控等领域,都有广泛的研究和丰富的产品,这会让整车企业非常喜欢跟这类有强大集成能力的零部件企业合作,将其作为最优质的电池供应商。

在动力电池领域,面对强势而来的韩国企业,中国本土的锂电池企业必须抛弃任何片面和狭隘的想法,用放大镜去研究对手,用显微镜来观察自己,敢于正视对手,勇于突破自我,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让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真正成长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栋梁。

NO.9 首批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出炉

早在今年3月份,工信部就发布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从企业基本要求、生产条件要求、技术能力要求、产品要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销售和售后服务、规范管理七个方面对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给出规范意见。

企业基本要求方面规定,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得低于2亿瓦时,金属氢化物镍动力蓄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得低于1千万瓦时,超级电容器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得低于5百万瓦时。系统企业年产能力不得低于10000套或2亿瓦时。

在技术能力方面《规范》提出,企业应配备相应的研究开发人员,其占企业员工总数比例不得少于10%或总数不得少于100人。

原标题:【年终盘点】2015年度锂电行业十大新闻事件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锂电池查看更多>石墨烯查看更多>续航里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