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衡量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性能靠什么?

2016-01-07 08:31来源:中国客车网作者:王子东关键词:动力电池锂电池三元材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2016年动力电池供需将达到暂时平衡

2016年以来,众多电池企业加大产能,扩大规模,根据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市场的发展趋势,供大于求的出现是大概率事件。2016年动力电池的供需将会达到一个短暂的平衡点。

我的根据是:一方面,由于投资加大,比较好的动力电池生产厂商会继续释放产量;而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经过一年左右的市场爆发式增长,会进入一个冷静期。同时,在急速增长的市场中也将充分暴露出新能源汽车存在的各种问题,市场竞争下的优胜劣汰现象一定会出现,一些品牌将遭淘汰。这也将使新能源汽车领域中的动力电池供需矛盾有所“缓和”。

对于国内动力电池行业而言,除了需要预防产能过剩外,还有技术、安全等方面的一些瓶颈技术需要突破。假如不能取得技术上的创新和突破,中国动力电池业发展的就仅仅是巨量产能、过剩产能,而非优势产能!

特别是政府的补贴政策应该鼓励人们多使用新能源汽车,即补贴运营,如把补贴分期补给使用者。而不是补贴给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去大批量生产不符合市场要求的电动车。

补贴政策本身是一针对推行新能源车发展的催化剂,国家与地方政府齐上阵,让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得到双重实惠,可以有效促进新能源车的销量。但是大家要注意,任何一个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长久靠政府补贴是发展不起来的!

新能源补贴政策无形中消磨了车企的研发积极性。换个壳子、加块电池就能拿到市场上去销售,并坐享政策红利。那些本可以沉下心来去搞基础创新的企业,也不得不多留一些心思盯紧当前市场。毕竟搏出个未来,远不如趁热打铁来得实在。

除此之外,电动汽车作为一个新兴门类,其生产链条也与传统汽车大不相同,有着一套独特且完整的设计、生产体系。对于传统车企来说,如果启用全新的生产模式,则意味着资本蒸发,这也影响了传统车企在电动车领域寻得突破。

电动车的推广是否能够成功,前期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成本控制、车身轻量化结构、节能电机和电池组的性能提高,至关重要。

我个人认为,电动车的推广商业模式是关键,根据不同的商业模式需要对动力电池特性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才能对不同的技术路线给出正确评价。

原标题:独家——王子冬:衡量电池性能靠什么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动力电池查看更多>锂电池查看更多>三元材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