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煤气能源报道正文

李克强:不会再通过“强刺激”“大水漫灌”投资来扩大内需

2016-01-11 14:16来源:中国政府网作者:储思琮关键词:煤炭行业李克强产能过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月4日,李克强在太原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工作座谈会。

过度依赖自然资源,有资源反而成为包袱

“你们都是资源大省,按道理,有资源肯定比没资源要好,怎么对有些省来说,有资源反而成为包袱了呢?说到底还是因为过度依赖自然资源。”李克强语重心长地说。

他强调,中国仍然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不可能“不要钢铁”、“不要煤炭”,但必须明确,不能再“靠”在这些行业上。“不能再过度依赖自然资源,而要转变为更多依赖人力资源,走符合市场需求的道路,走创新的道路。”

总理说,现在不同省份出现的分化现象很严重,一些传统计划经济思维根深蒂固的地方困难很大,但一些创新发展的省份,依托“互联网+”,出现了想象不到的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

“目前我国钢铁、煤炭装备很多都处在世界先进水平,企业生产经营之所以困难,最根本的因素是富余人员过多。”李克强说,“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不能只盯着老产业,更要注重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动能,打造‘双引擎’,为传统产业减少富余人员、拓展新的就业创造条件,通过开拓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焕发新的生机。”

充分遵循市场规律,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座谈会当天上午,李克强在太原专程考察了晋商博物馆。

“晋商精神最核心的是能‘无中生有’。他们并不依靠本地资源,而是依靠头脑,把南方的茶叶、丝绸等贩卖到北方,同时又开创了‘票号’这一全新的经营模式。这种创业进取的晋商精神,是华商精神的精髓之一。”在4日下午的座谈会上,李克强说,“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中央会予以支持,地方政府要负总责,但最重要的,还是充分遵循市场规律,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总理说,很多因煤而生、因钢而兴的地区,历史上作出过巨大贡献,现在也要积极谋求转型,要从内心深处彻底转变计划经济的思维观念。

“30多年前,我们在广大农村通过推广承包制,让大家‘自己干’,一下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今天我们仍然要坚持改革创新,特别要尊重地方的探索和创造精神,共度难关。”李克强说,“中国人有智慧、有办法,只要把市场范围划好、监管标准明确,13亿中国人就会创造出想象不到的奇迹!”

原标题:李克强:不会再通过“强刺激”“大水漫灌”投资来扩大内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行业查看更多>李克强查看更多>产能过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