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现代煤化工能否刹住“无序上马”之风?

2016-01-14 12:12来源:中国化工报作者:呼跃军关键词:煤化工煤化工项目煤炭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期待真正“零排放”

李继林指出,《准入条件》严格规定了污染防治和减小环境影响措施门槛,要求项目工艺技术、建设规模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鼓励采用能源转换率高、污染物排放强度低的工艺技术。在废水处理、污染物排放、固体废物处置、地下水污染防治、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环境监测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要求,“三废”排放应满足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不得污染地下水、大气、土壤等。目前,在已经投产和拟建的现代煤化工项目中,不少都宣称可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而实际情况绝非如此。

李继林教授说,以废水处理为例,现代煤化工水系统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零排放”是指生产中所产生的废水、污水、清净下水等经过处理,水全部用于回用,除结晶盐外对外界不排放废水。而事实上不少项目正在利用蒸发塘、晾晒池、氧化塘、暂存池等实现所谓的“零排放”。这些设施存在的弊端不符合环境治理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而且一些不负责任企业以此为障眼法,要么蒸发污水,要么偷排,有的不具备防渗功能,污染了地下水。

“现代煤化工高浓污水处理问题十分突出,没有严格意义实现零排放,只能称为近零排放。”南京工业大学教授环境学院院长徐炎华这样表示,他说,现代煤化工水耗高,高浓污水主要来源与工艺、煤种密切相关。其水耗分别为:煤直接液化10吨水/吨油,煤制天然气6.9吨水/千立方米,煤制烯烃22吨水/吨,煤间接液化11吨水/吨油。此外,中水回用率低,蒸发塘规模大,当中的高油、高COD、高有机毒物酚氨的“三高”回收后水质难以直接生化。

徐炎华告诉记者,目前现代煤化工部分项目水处理设施运行并不理想,前处理效果差,预处理简单、处理不到位,中水回用回用率低。酚氨回收操作不稳定、效果差,油、煤粉含量高。其主要原因是用水水质水量波动大、冲击负荷高,还有煤化工用煤多为高挥发分褐煤、长焰煤,同矿区的不同煤层煤质差异造成。此外,废水除油工艺效率低,缺强化处理技术,缺乏对废水中溶解性难降解COD、有毒物质、致色物质处理。废水分类收集不到位、不合理,高浓污水成分复杂、难以处理,处理工艺不合理,有效性、针对性、经济性不足。加之企业预算资金上投入不足,对环保治理难度认识不够,环保设施实施相对滞后。

记者了解到,目前现代煤化工的废气和固体废物处置和排放控制效果较好,但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还是难题。因此《准入条件》要求,严格限制将加工工艺、污染防治技术或综合利用技术尚不成熟的高含铝、砷、氟、油及其他稀有元素的煤种作为原料煤和燃料煤。现代煤化工行业亟待研发“三废”处理高效合理的零排放或者近零排放技术,提升行业环保水平。

图为山西潞安矿业集团16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工业示范项目DCS中控室现场,员工正在精心监测污水处理装置运行参数。 (由本报记者呼跃军摄 )

原标题:现代煤化工能否刹住“无序上马”之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煤化工项目查看更多>煤炭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