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评论正文

现代煤化工能否刹住“无序上马”之风?

2016-01-14 12:12来源:中国化工报作者:呼跃军关键词:煤化工煤化工项目煤炭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准入”还需加强配套

《准入条件》可谓缜密而切中要害,但能否最终刹住“无序上马”之风? 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普遍认为,《准入条件》使得环评这一关有了可靠的依据,对于现代煤化工步入有序、健康、科学发展轨道无疑将发挥积极作用。但还需国家从宏观层面出台与《准入条件》配套的相关措施加以规范,确保现代煤化工走出过热的怪圈。

神华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总工程师舒格平告诉记者,《准入条件》里有关污染物排放的标准依旧是石油化工行业标准,比如加热炉烟气、酸性气回收装置尾气以及VOCs 等应根据项目生产产品的种类暂按《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0)或《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相关要求进行控制,部分特征污染物缺失,不适用于当前环境管理。为实现现代煤化工行业的清洁和可持续发展,应尽快出台煤化工行业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

针对尚未出台的煤化工排放标准,李继林强调,需要更加严格的标准,进而提高准入门槛,这不仅有利于抑制全行业的盲目投资冲动,也可以倒逼现代煤化工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化解环保风险。2015年煤化工行业的CO2排放量约为4.7亿吨,已经给我国碳减排带来很大压力,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计划于2016年试运行,碳税也将加快推出,现代煤化工必须迈过这一环保门槛。

国家环保部评估中心石化轻纺评估部原主任周学双建议,一方面,国家要尽快出台新的煤炭与现代煤化工的相关产业政策,有效遏制西部煤化工盲目无序发展局面。西部煤化工已经暴露诸多问题,尤其是生态环境破坏。许多不具备条件的区域盲目上马发展煤化工,加剧了不合理布局和环境污染。“诸侯经济”与“全国一盘棋、有序、可持续发展”冲突,各自为政不可能解决环境问题。煤炭资源不应属于地方所有,必须对煤炭资源进行科学统筹规划、统一调配,实现自然资源用途管制。摒弃部门和地方的狭隘利益观,筹划超越行政区划界限的大区域经济,改进财税分配机制,严禁“逢煤必采、逢煤必化”的现象继续蔓延。

另一方面国家应该出台准入配套政策,引导现代煤化工走多联产之路,化解环保危机。从环保角度分析,单一的现代煤化工虽然属于煤炭资源利用的先进技术,但真正的优势是以煤气化为龙头的煤基多联产系统,可以实现煤、电、化、热、冶、建材等多产业的耦合,循环互补延伸产业链,寻求资源能源最大化利用、污染物最小化排放。必须发展现代煤化工多联产系统,只有这样的组合才能实现效益“1+1>3”、污染“1+1<0.5”,实现高碳资源的低碳化利用。

“从国家利益出发,在战略层面充分论证煤炭的利用方式,在弄清楚煤炭作为原料和燃料的配比后,根据环境承载力,才能得到煤炭消费总量的上限。由此可以制定国家方针政策。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不能影响煤炭消费总量的合理控制,还必须量水而行,科学布局,同时也要考虑巨大的碳减排压力。现代煤化工产业今后的发展,应该注重合理规划、适度发展,科学布局、突出重点,优化资源、提高效率,深化改革、引入资本。”周学双说。

原标题:现代煤化工能否刹住“无序上马”之风?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化工查看更多>煤化工项目查看更多>煤炭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