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市场正文

“潜伏”电改红利 深挖售电淘金四大路径

2016-02-02 13:49来源:北极星售电网关键词:售电售电公司售电侧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新电改对发电侧影响的基本判断

总影响:新电改突出开放多元的“民主革命”和电力市场化改革,通过发电则、售电侧的放开,让电力行业从半封闭走向更开放,从集中单一走向分散多元,让电力消费者拥有选择权、参与权,利好社会,但对发电企业实质是“双刃剑”:做好是机遇,挑战是常态,比拼的是市场竞争力,将重塑发电企业,对经营理念、安全管理、发展空间、商业模式、客户服务等产生重大而又深刻的影响。

机遇:今后发电企业除了投资运营电厂外,还可以进入售电侧、新增配电领域、跨省跨区域输电项目,全产业链经营,发展空间更大,配售电将成为新的业务板块与效益增长点。分布式能源、新能源、微电网发展更有配套激励措施保障。风电、光电、生物质能发电,电网调频调峰电量,“以热定电”电量;跨省跨区送受电量中的国家计划、地方政府协议电量,水电、核电、余热余压余气发电,超低排放燃煤机组等“六类电”拥有一、二类优先发电权。对技术经济指标处于区域电力市场平均先进水平或短缺区域的发电企业,将会抢得商机。

挑战:目前,我国电力市场普遍过剩,地方政府为稳增长主动参与电力体制改革的积极性高,今后电力市场竞争将更加充分、直接、激烈,发电企业“打折让利”将成新常态;电价机制仍双轨运行,只保留少量政府定价电量,直接交易、市场化定价电量比重大幅度增加,电价信号变得敏感,电力需求侧反映将会变得积极;逐步取消电价交叉补贴,电价结构更趋合理,但电价水平将明显下降;突破计划电量、政府定价的传统模式,影响发电企业盈亏的因素更加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大幅度增加;面对市场竞争与广大用户,发电人将告别单纯发电时代,将进入横向多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用协调的能源互联网时代,工作更富挑战与激情。

未来影响:从长远看,随着电力装机刚性增长与电力需求迅速下降矛盾的日益尖锐,电力市场化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发电行业未来有可能出现盈亏分化,优胜劣汰,兼并重组,发电企业从目前的“同甘共苦”到未来的“贫富分化”,从“一群肉猪”分化为“大象蚂蚁”。

趋利避害,多措并举,促进发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02年电改以来,发电企业经历了煤电矛盾、环保风暴两次大的“劫难”,进入了经营业绩最好时期,也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能否经受新电改带来的市场化“冲击”,关键在于我们能否趋利避害,综合施策。

1、高度关注新电改,密切跟踪试点动向,做到未雨绸缪。发电侧要通过专题培训、座谈讨论、实地调研、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新电改方案及其影响的研究,努力做到胸中有数。

2、提高对市场竞争残酷性的认识,控制电力发展节奏,建立一个基本平衡的电力市场。我国电力装机富余高达35%,部分机组处于停备状态。随着项目审批权的下放和火电业绩四年来的好转,以及各地稳增长的政治压力,预计还会有一个增长的“小高峰”。目前,电力市场过剩单纯表现为电量减少,电价因政府定价基本不变。新电改后,电量由市场分配,电价由竞争决定,将会导致“量价齐跌”。仅仅经历了电煤市场洗礼的发电企业,还没有像煤炭、钢铁企业一样真正体会过竞争的残酷。因此,各发电企业要从规模思维转向价值思维,控制电力发展节奏,加强造价控制和对标管理,着力清洁发展、节能减排、转型升级,防止盲目扩张、陷入“囚徒困境”,防止“十三五”规划编制过大,防止电力产能过剩的继续恶化,建立一个基本平衡的电力市场。当然,也要做好优胜劣汰、兼并重组的心理准备。

3、提升发电设备可靠性,抓紧建立营销体系,强化区域公司主体责任。面对售电侧放开,各发电企业要摸清全部发电机组家底,努力减少非停,提升设备可靠性,真正做到“度电必争、稳发满发”。同时,加强电力市场营销工作,开发竞争报价信息系统,特别在新电改试点省区,要抓紧抽调专业人员设立营销机构和充实营销队伍,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区域一体化”营销体系和协调机制,明确区域公司市场竞争的主体责任,统一分配区域内发电企业的竞价电量,统筹优化各种电源资源,努力提高“六类”优先发电量的比重。

4、开拓优质电力用户,探索参与电能直接交易,抢先布局售电市场。

5、运作好售电平台,促进需求侧响应,让电力用户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延伸阅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售电查看更多>售电公司查看更多>售电侧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