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报道正文

福建厦门:推进“海陆空”全方位电能替代

2016-03-01 09:42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夏辛文关键词:电能替代替代电量厦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海上明珠,碧海蓝天,厦门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一直以来备受游客亲睐。如何为美丽厦门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发展动力,厦门供电公司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实践。近年来,该公司全力推进“海陆空”全方位电能替代,有效推动了厦门能源消费方式的绿色转型升级。

项目带动港口岸电再升级

2月24日,笔者来到福建厦门自贸园区的海沧港区。这里,坐落着全国首个投入商业运行的自动化码头——厦门远海集装箱码头。“过去的港口,海风中总是夹杂着浓重的柴油味道。”远海集装箱码头技术人员施镇海回忆道,如今情况已大不相同。

据介绍,由厦门供电公司负责实施的高压船舶岸电试点项目将于今年在远海码头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实现替代电量150万千瓦时以上,替代燃油消耗300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951吨、硫化物24吨、氮氧化物27吨。加上全电力装卸系统、全电动接箱平台、全锂电池驱动自动导航小车AGV等新技术的采用,远海码头将成为国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电动、零排放、全自动码头,不仅将彻底解决噪音大、尾气重的顽疾,且能提升运营效率20%以上,节约能耗25%以上。

充分的政策沟通,是船舶岸电项目顺利落地的有效保障。厦门供电公司积极通过厦门市人大、政协等渠道呈报提案,持续加强与市环保局、港口管理局的沟通协作,并发起联合提案。2015年5月,厦门市政府出台政策,支持采用多方出资的模式,对船舶岸电的建设及运营提供配套资金,不仅拟将该项目容量由2兆瓦升级至3兆瓦,扩大适用范围,还将选址新建第二套3兆瓦船舶岸电试点项目,形成双试点示范,整体推进港区船舶岸电的改造。

船舶岸电只是厦门港区电能替代、绿色升级的一个缩影。在“政府引导、企业投资、电网推动”的模式下,厦门供电公司主动靠前服务,有效推动生态港口建设。截至目前,厦门港区全部6个大型集装箱码头共有岸边桥吊72台、堆场桥吊189台,完成“油改电”的比例分别达100%、85%,用电容量26.685万千伏安,年实现替代电量8000万千瓦时以上。

助力转型空港陆电全覆盖

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新落成的T4航站楼,停靠在机场廊桥的飞机已不会再发出刺耳的噪音和刺鼻的味道,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宁静和清新。这一切都归功于空港陆电(机场桥载设备,简称GPU)的引进。

据了解,飞机在机场短暂停留时,机上所需的电力由飞机的辅助动力装置(简称APU)燃烧航油产生,能耗大、噪声高、污染物排放多。空港陆电,就是在登机廊桥处安装静变电源和飞机地面专用空调,直接为停靠廊桥的飞机供电供气。与传统APU供电相比,空港陆电具有经济、节能、环保和静音等优点。仅以能耗成本计算,采用空港陆电后,单架次A320机型每小时停靠廊桥的用电成本仅为156元,较使用航油的成本节省约80%。

原标题:福建厦门:推进“海陆空”全方位电能替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能替代查看更多>替代电量查看更多>厦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