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评论正文

新能源汽车 比骗补更令人震惊的“技术骗局”

2016-03-17 13:38来源:汽车之家作者:胡琼关键词: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骗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产业引领科技,而不是科技引领产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相?“说穿了,这和一些车企追求短期利益的逐利思想密不可分。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把赚钱看做是企业的目标,这个并没有错,但是如果追求短期利益,势必会造成技术上的欠缺,就更别谈什么把社会责任看重了。”阳明对此显得有些无奈,他说:像他这样的技术人员更像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而企业经营者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可是,这些没有太多技术创新的东西为什么会被批量生产甚至走向市场?“检验都是对成熟的产品,对创新是没有标准的”。阳明解释说,另外,我们国家汽车行业的管理都是重准入门槛,轻过程监管,不管是传统车还是新能源汽车

生产新能源车还是生产泡沫?

“虽然有各级补贴,但对于我们这些认认真真做车的企业来说,这些补贴的费用实际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电池的成本就占了大头。”记者在采访一家主机厂新能源车负责人的时候就被这样抱怨过。

一边是各种骗补被爆出,外界质疑新能源车补贴过度;另一边却是一些车企在大呼新能源车不赚钱,甚至是亏本卖。

真相到底是什么呢?“制定补贴政策的时候,基本原则是把新能源汽车相对燃油车增加的成本部分能够补足,当然可能还会差一点,但后来地方为了加快推广的力度,就变成1:1的配套补贴,就超过了预想的数额。”一位行业研究人员表示。比如在上一轮新能源汽车补贴中,针对纯电动乘用车,两级政府补贴高达12万元/辆,纯电动客车则高达60万元/辆。此外,还有购置税免征,新能源公交营运补贴等鼓励政策。

“以目前的补贴来看,应该说电池等于是国家买单了。”阳明认为,实际上没有国家补贴也能活下去,不然一些小的电动车厂是怎么存活下来的呢?这些厂生产两三万一辆的电动车,虽然车小但也五脏俱全,他们游走在政策的边缘,没有国家补贴,却也照样生存。

为什么要补贴?是因为技术还不够成熟,如果技术成熟了,造出来的车很好,自然就会有市场,就不需要补贴了。阳明说,对一些大型车企来说,他们其实不愿意转型,因为过去传统车的利润很高,所以国家补贴也是为了鼓励企业转型来做新能源车。

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无论是哪个部委,都不可能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电动车续航里程和电池污染问题并没有理想解决方案的前提下,这种针对具体产品的补贴方式,还有可能误导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最为鲜明的一个对比就是:在日本已经停止研发纯电动车的今天,中国所有汽车企业几乎千篇一律地集中发展纯电动车。

新能源车的发展方向还存在这许多不确定因素,但花在上面的真金白银却已经不少。如此看来,国内车企是在努力制造新能源车还是在制造新能源车泡沫?飞速增长下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究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还是一场美丽的谎言?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原标题:比骗补更令人震惊的“技术骗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动汽车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骗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