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重庆十三五规划:统筹全市电力结构调整 降低排放合理确定水火比、内外比(全文)

2016-03-23 12:08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电力网了解到,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以下为通知全文:

渝府发〔2016〕6号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已经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人民政府

2016年2月25日

(此件公开公布)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渝委发〔2015〕24号)编制,是未来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章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制定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 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是很不平凡的五年,是我市发展势头好、城乡面貌变化大、人民群众实惠多的五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任务,务实进取,开拓创新,奋发有为,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8%,总量突破1.5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万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改革开放取得重要突破,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坚实步伐。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紧密结合重庆实际,科学谋划和大力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民生第一目标、稳定第一责任,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换发展动力,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5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6000亿元,进出口总值增长5倍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汽车、电子、装备制造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6%,金融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2.2个百分点,服务贸易五大专项年均增长35%以上;稳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入推进,城乡发展的均衡性、协调性显著增强,累计429万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6︰1;大力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城市影响力、竞争力大幅提升,美丽山水城市建设成效明显;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要突破,户籍制度改革、地票制度改革等领域创造了新经验,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持续释放;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对外开放广度、深度进一步拓展,构建起大通道、大通关、大平台开放体系,形成内陆地区独有的“三个三合一”开放平台,“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成为中欧陆上贸易主通道,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成功落地;确立民生工作“五个坚持”原则,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滚动实施重点民生实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加强平安建设,大力创新社会治理,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坚持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守住“五个决不能”的底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断加强,空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坚定不移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治市,经济社会发展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些为“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专栏1 “十二五”规划主要发展指标进展情况表

备注:1.经济指标绝对数为当年价;2.【 】为“十一五”或“十二五”规划期累计数;3.非农户籍人口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重、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水质、主城区空气环境质量满足Ⅱ级天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因国家调整了统计口径,2015年数为新口径;4.公租房指标为“十二五”时期累计开工建设面积;5.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市统计局口径;6. 2015年最终数据以市统计局发布为准。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没有改变,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我市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将保持良好势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从国家层面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确立,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实现新的飞跃,为做好我市各方面工作提供了总遵循、总抓手、总方略;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增添了发展新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推动各项工作法治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动力转换步伐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力度加大,《中国制造2025》深入推进和国内新一轮产业结构深刻调整,有利于我市乘势而上、培育经济发展新优势;“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有利于我市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新格局,在更大范围扩大开放、深化协作、配置资源;信息化快速发展并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内陆地区的发展条件大为改善,有利于我市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从我市自身层面看,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各功能区域差异发展、特色发展、协调发展、联动发展的巨大潜力不断释放;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进一步破解;开放功能更加完善,开放环境更加优化,开放型经济向更高水平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日益完善,直辖市体制优势和国家中心城市的聚集效应进一步增强;推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城镇化,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人力资源较为丰富且具有比较优势,人口聚集能力和人力资源素质不断提升;全面依法治市深入推进,法治保障更加有力等。

“十三五”时期,我市发展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从国家层面看,我国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但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带动力减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发达国家推进高起点“再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加速工业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要素成本快速提高等,将对我国发展带来诸多影响。从我市自身看,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总体上仍处于欠发达阶段、属于欠发达地区的基本市情没有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经济总量不够大、结构不够优、支柱产业比较单一,创新要素聚集不足、创新驱动能力较弱,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保障和改善民生压力较大,社会治理创新需要加快推进等。

谋划我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关键是把握好经济发展新常态这个大势。要坚持科学思维、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辩证看待经济运行的波动,更加注重看整体、看主流;辩证看待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档,更加注重看质量、看内涵;辩证看待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取舍,更加注重看潜力、看可持续性;辩证看待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更加注重看后劲、看协同性;辩证看待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更加注重看苗头、看规律性;辩证看待经济发展环境中的利弊,更加注重看大局、看长远;辩证看待城乡区域发展的差距,更加注重看统筹性、协调性;辩证看待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更加注重看关联性、互动性。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