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烟台十三五规划:积极发展以热电联产为主体 开发利用核电、风电、生物质能等(全文)

2016-05-12 08:27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热电联产烟台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节 建设“一带一路”陆海双向开放枢纽

发挥“东方海上丝绸之路首航地”历史优势,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提升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水平,建设“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排头兵和主力军。到2020年,对沿线国家实现进出口总额50亿美元,年均增长8%。

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以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为依托,促进以海洋为纽带的资源要素沿铁路、公路干线向中西部地区、中亚区域拓展。发挥海洋产业优势,开展多层次国际务实合作,打造区域性海洋高端产业合作高地。密切与国际性大港、强港战略合作,积极参与海外商港和渔港建设、港口运营、航道维护,打造国家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发挥境外经贸合作区、境外投资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瞄准中东欧、东北亚、东南亚等重点区域,推动企业“走出去”投资兴业,打造“一带一路”沿线上的“烟台群体”。

提升投资贸易合作水平。放大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品牌效应,发挥烟台保税港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直购进口试点带动作用,打造“丝绸之路网上通道”。以国家级、省级园区等功能区为依托,建立国别产业园、经济合作区,打造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按照“友城跟着项目走”原则,探索双方互办投资招商推介会,形成机制化、常态化的城市间国际交流合作机制。

完善互联互通体制机制。加快港口设施建设,加强与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等沿海城市港口合作。加快德龙烟铁路建设,畅通北部沿海大通道,接入新亚欧大陆桥,搭建跨国货物铁路直达通道。引导和支持企业参与喀什经济区建设,打造烟台进入中亚、西亚重要支点。建设胶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东北亚与中东欧的交通、物流、信息、商贸综合交流枢纽。设立“一带一路”建设引导基金,扩大人民币跨境业务,打造区域性跨境结算服务中心。

第三节 建设中韩(烟台)产业园

借势中韩自贸区建设,以中韩(烟台)产业园为载体,搭建中韩两国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汇集聚便捷通道,打造对韩经贸合作“升级版”。

优化规划布局。推进中韩(烟台)产业园核心区、扩展区、联动区协调发展,努力打造中韩自贸区产业合作示范区、东北亚综合国际物流枢纽、“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平台和韩国元素突出的智慧型宜居新区。积极推进产业对接融合,加快一般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变、二产为主向二三产并重转变,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海洋、生命科学、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电子商务、文化创意、旅游休闲等产业。

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双边框架下扩大开放新模式,利用中韩(烟台)产业园副部级合作机制,推进自主开放与对等开放。加强中韩(烟台)产业园与韩国新万金韩中经济合作区双向互动和共建共享,推动中韩两国相互试行更加开放的政策措施。完善中韩(烟台)产业园管理结构,探索与韩方通过成立合资开发公司、开展基金合作等方式,共同推进园区规划建设。学习借鉴国内外园区发展成功经验,创新开放政策、管理体制、运营机制和发展模式,打造第四代产业园区,形成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管理法治化的新型开放区域。

深化招商合作。强化与韩国大企业战略合作,争取一批新的战略性项目投资烟台。积极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吸引韩国中小企业在烟台集聚发展。推动烟台企业与韩国企业开展合资合作,实现技术、市场、人才、品牌等资源有效整合,共同开拓两国和第三方市场。支持韩资企业并购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培育形成优势产业集群。推进与韩国城市和园区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姊妹园区,开展对口交流合作。发挥中韩(烟台)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和中韩(烟台)产业园发展基金的平台作用,吸引各类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加大人才柔性引进力度,提升园区集聚创新创业要素能力和水平。

积极拓展对日经贸投资合作和更多领域交流,把中韩(烟台)产业园逐步打造成为中日韩经贸合作示范区。

第四节 推进多层次国内经济合作

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进一步健全国内经济合作工作机制、区域合作交流机制,提升利用内资规模和质量。科学务实开展对口支援和东西扶贫协作工作。

强化国内招商工作。深入实施“大走访”活动,进一步深化与央企、国企、知名民企、大学和科研院所合作,强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农业等领域合作,注重引资和引智引才相结合、引项目和引技术引产品并重,促进国内招商从“以量为主”向“质效并举”转变。

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加强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国内重点区域协作,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完善区域产业分工合作机制,在产业协作、人才交流、资源共享等领域实现新突破。积极推进与半岛其他城市协作发展,统筹协调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体系。

推进东西部合作发展。以资金、产业、项目、人才等方面援助为抓手,务实开展对口支援新疆、西藏和扶贫协作重庆工作。积极用好“西洽会”“渝洽会”“喀交会”等国家级会议平台,发挥中西部地区政策、资源、市场、劳动力优势,引导企业“走出去”发展,实现互利双赢。

第八章 培育现代文化新风貌

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加强传统优秀文化挖掘和阐发,激发全民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加快建设胶东文化龙头城市。

第一节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尊重群众主体地位,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和人们自觉行动。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弘扬胶东红色文化精神,加强红色文化纪念设施、遗址和全国全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巩固和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以美丽乡村建设为主题,以民风建设和环境整治为重点,全面提升农村精神文明水平。加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培育良好社会风尚。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加强企业文化、机关文化、社区(村居)文化建设。做好公益广告制作和宣传工作,增强传播力和感染力。加强城市品牌形象宣传,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巩固志愿服务制度化工作成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互联网建设和监管,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第二节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以政府为主导、以基层为重点,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社会化、数字化。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出台公共文化服务政府采购和资助目录,做好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推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鼓励各具特色的民营、私立博物馆建设。倡导全民阅读,在全市公共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推进完善“图书馆+书院”模式。加强公共文体和科普活动场所建设,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立文化惠民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推进书画下乡、摄影走基层、曲艺进校园演出活动。进一步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积极发展网络视听新媒体,加快新闻出版信息数据库、服务平台、移动互联网主流媒体传播平台建设。

繁荣发展文艺创作。加强优秀作品创作生产规划指导,突出抓好反映我市重大题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艺创作,推出一批有质量、有影响的文艺精品。繁荣发展社会科学,提高人文科学素质,开展理论研究创新和理论惠民工程,形成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的原创性、标志性重大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建设一批高水平新型智库。创新文化市场管理模式,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版权保护。

保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施“乡村记忆”工程,保护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传统村落,发展乡村民俗文化。实施烟台山近代建筑群、长岛北庄遗址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工程,加大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扶持计划,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积极推进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提升丝绸之路文化品牌价值。

第三节 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完善文化市场体系,提高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效益,使之成为全市支柱性产业。

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新闻出版、影视制作、文化演艺等文化产业,以数字、网络、3D等高新技术优化提升文化创作、生产和传播方式。培育项目、企业和园区三大载体,允许社会资本从事除出版环节以外的图书期刊前期制作和经营发行业务,打造一批优势优质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一批全省全国领先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培育文化产业主体。推动转制文化单位全面改制到位,支持国有文化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鼓励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一批实力雄厚的国有骨干文化企业和新兴民营文化企业。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开展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组建理事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试点。以建设“省文化产业金种子计划”城市为目标,规划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孵化器,充分发挥烟台文化发展投资基金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或挂牌交易,增强文化市场活力。

第九章 共建生态文明新家园

牢固树立山海岛泉河生命共同体理念,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让烟台水更清、天更蓝、地更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热电联产查看更多>烟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