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成都十三五规划:以燃煤工业锅炉改造为主 发展核电、风电、页岩气、储能设备等(全文)

2016-05-13 08:37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燃煤锅炉成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四章 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大质量大标准体系,全面推进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标准化和品牌化,重点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产业由注重规模向量质并重转型,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第一节 推进高端化发展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聚焦战略性和优势产业高端以及产业链上的高端环节,加快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后劲。加快青白江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围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着力引进和培育一批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主业优势明显、具有较强扩张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的重点企业,抢占先进制造业高端环节。以特色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传统优势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通过政策引导和分类指导扶优扶强,全面提升服务业竞争力。

第二节 推动绿色化发展

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推动经济增长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推动循环发展,加快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和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动低碳发展,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控制煤炭消费,降低能耗强度和碳强度。支持绿色清洁生产,强化项目准入的全周期绿色评价,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

第三节 推进标准化发展

以产业标准化为龙头,推动全社会标准化建设。引导企业建立健全包括技术标准、工作标准、管理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培育一批标准化示范企业。支持重点行业企业形成技术标准联盟,推动专利与技术标准相结合,逐步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标准化团体组织。推动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活动,争取更多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分技术委员会入驻成都,培育有条件的企业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专业技术委员会的观察成员或正式成员。推广先进质量管理办法,建立产品质量信息可追溯系统,提高企业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水平。

第四节 推进品牌化发展

充分发挥品牌的聚集和引领效能,瞄准先进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高端路线,以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为龙头,做精做优特色产品,打造“品牌航母”。积极推进第三产业品牌战略工作,着力打造现代高端服务业品牌,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品牌,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品牌,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和繁荣发展。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鼓励优势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域积极申报国家级农产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有效推动都市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品牌化发展。重点实施“天府品牌”培育计划,建立名牌企业数据库系统,注册推广行业区域品牌,打造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自主创新企业和产品品牌。

第五节 提升企业竞争力

坚持“外引内培”,突出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引导企业产品质量和品牌升级,全面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重点支持纳入大企业大集团培育的龙头企业,鼓励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大力引导本土民营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进入与国际龙头企业协作配套体系,推进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提升,重点培育一批植根性强的科技型、创新型、成长型企业。扶持中小企业以价值链为纽带,以“互联网+”为路径,整合成为“虚拟大型企业”。

第五篇 加快市域空间转型升级

以主体功能区为统领,拉大城市发展框架,优化产业布局,通过区域间错位发展、分工协作和功能互补,优化城市功能,推进城市形态由单中心城市向以“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网络城市群为特征的大都市区转型。

第一章 优化全域成都主体功能分区

科学优化主体功能分区,明确发展导向,创新体制机制,形成与大都市区形态相适应,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相协调的开发格局。

第一节 优化主体功能分区

以发展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及未来发展潜力为依据,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功能优化区、都市功能拓展区、都市现代农业区、都市生态涵养区、都市生态管控区五大主体功能区。

第二节 明确主体功能区发展导向

都市功能优化区。坚持产业高端发展、功能优化疏解、交通提质升级、生态环境改善、公共服务均衡导向,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建设成为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创新驱动引领区、国际交往核心区、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集中展示区。

都市功能拓展区。坚持产业集群化、产城一体化原则,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推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西部先进制造业新兴集聚区、成都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及文化旅游休闲核心区。

都市现代农业区。着力推进耕地保护、农业“四化”建设、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以都市现代农业为主导,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建设成为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成都市特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区。

都市生态涵养区。适度发展生态旅游,继续加大保护力度、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推动人口内聚外迁,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旅游、观光休闲等生态友好型产业示范区。

都市生态管控区。加强生态建设和生态功能改善,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市域生态系统安全,建设成为保护自然文化资源的重要区域,森林、湿地生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动植物基因资源保护地,点状和带状分布的重要生态功能区。

第三节 创新主体功能区体制机制

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按照主体功能定位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合理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调整结构,盘活存量,实现国土空间健康有序发展。构建“多规融合”机制,以主体功能分区为指导,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及行业专项规划等“多规融合”。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根据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主体功能定位,建立有针对性、差异化的绩效评价指标及政绩考评标准,逐步形成差异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第二章 构建大都市区发展格局

统筹谋划城市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转变,努力构建大都市区发展格局。

第一节 完善“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网络城市群

按照功能互补、错位发展、联系紧密、协调发展、环境优美的要求和“独立成市”理念,加快推进由1个特大中心城(双核)、8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10个小城市以及68个特色镇和2000多个农村新型社区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建设,形成“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严格控制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不断增强天府新区(直管区)吸纳中心城区疏解人口和外来迁入人口能力。按照产城融合发展理念,高标准推进卫星城和区域中心城规划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承接中心城区疏解人口和外来转移人口。根据发展定位和发展基础,加快推进小城市、特色镇和一般场镇的市政基础设施、交通体系、公建配套、生态环境和产业区建设,增强吸纳产业、就业和居住功能。

第二节 形成“一轴双核六走廊”城镇空间格局

按照“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城镇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打破单中心、圈层式发展模式,推动城镇沿交通走廊组团布局、集群发展。以城市中轴线为主轴,以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直管区)为双核,以成龙走廊、成青金走廊、成灌走廊、成温邛走廊、成新走廊和成华走廊为纽带,加快构建轴线支撑、走廊展开的“一轴双核六走廊”城镇空间格局。加强生态隔离带建设,构建主城与新城、新城与新城间的分界线,防止城市粘连发展,优化大都市区空间形态。

第三章 优化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围绕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网络城市群格局,按照集约集群的原则,合理优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现代农业空间布局,推动近远郊区(市)县加快形成以工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全面支撑市域空间转型升级发展。

第一节 优化先进制造业空间布局

坚持“大园区承载大产业,小园区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以成都高新区、成都天府新区、成都经开区为主体的“大智造”、“大创造”和“大车都”3大产业板块,加快近远郊区(市)县工业园区(含工业集中发展区和工业点)发展,着力构建先进制造业“3+N”空间布局,夯实工业发展载体。

第二节 优化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

立足全市主体功能分区,依托新一轮城镇规划体系和轨道交通体系,结合未来人口分布、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因素,构建现代服务业“两核多点”空间布局。

第三节 优化都市现代农业空间布局

据农业资源禀赋及地域分异规律,以作物品种为基础,将全市划分为粮油、蔬菜、伏季水果、茶叶、花卉苗木、猕猴桃、食用菌、中药材等8大功能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燃煤锅炉查看更多>成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