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成都十三五规划:以燃煤工业锅炉改造为主 发展核电、风电、页岩气、储能设备等(全文)

2016-05-13 08:37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燃煤锅炉成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六篇 加快提升城市功能

按照“四态合一”理念,提升中心城区和成都天府新区“双核”功能和引领能力,加快卫星城和区域中心城成为独立成市新城区步伐,优化市域城镇体系和市域综合交通体系,全力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推进城市功能向以经济、民生、生态等多元功能并重转型。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650万人左右,户籍人口规模控制在1400万人左右。

第一章 高品质发展中心城区

以提升城市品质为目标,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体系,推进城市更新及历史文化保护,实施“小街区规制”,逐步改善提升人居环境和城市功能,全力推进中心城区品质化发展。

第一节 推进中心城区有机更新

坚持精品城区发展导向,加快建设高端产业集中、高端服务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化城区。以“北改”、“四改六治理”等为抓手,紧密结合城市功能优化,全力推进棚户区、城中村、老旧院落、老旧市场改造以及道路、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完善和电缆、光纤下地工程,加快疏解中心城区批发、物流、仓储等功能,重点发展金融商务、科技创新、信息中介、现代商贸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推动城市业态和形态同步优化提升。

第二节 优化中心城区功能体系

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和开发强度,适当增加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配置,优化教育、卫生、民政、科技、文化、体育等布局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完善城市道路、市政、公共安全等基础设施配套,与轨道交通加密成网相结合推进城市功能转型升级,完善和提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加强街道、广场等开敞空间的绿化,完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系统。

第三节 实施“小街区规制”

加快规划建设一批“小街区规制”示范区,以网络化、小尺度的道路划分城市空间,增加道路资源,构建慢行系统,减少超大封闭街区,缩短居民出行距离,打通城市微循环,形成交通便利、功能完善、尺度宜人、形态优美的城市空间。以小街区为载体,以复合型用地功能为支撑,就近设置幼儿园、小学、社区用房、农贸市场等城市公共配套,打造具有吸引力的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促进区域职住平衡。

第二章 加快发展天府新区

加快天府新区规划建设,按照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的目标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将天府新区打造成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新兴增长极。

第一节 加快天府新区直管区发展

优化新区发展规划,提升承接高端产业的承载能力,积极承接高端产业集聚,做大做强产业功能,重点发展会展会议、总部经济、科技研发、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文化创意、高技术制造等高端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努力打造天府新区国家级战略功能主要承载地、内陆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建设成都科学城、秦皇寺天府商务区、锦江生态带“一城、一区、一带”重点功能区,重点推进交通、环境、公建重大设施建设,构建基础设施网络框架。推动城市功能升级和产业集聚,承接中心城区疏解人口和外来迁入人口,着力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基本实现职住平衡。

第二节 推动天府新区成都片区发展

统筹推进双流、龙泉驿和新津区域发展。瞄准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重点发展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推动成都经开区、空港经济开发区和成眉新兴产业功能区等集聚发展。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公建配套、生态绿地等建设,加快建设轨道交通和高快速路网。以产业布局优化为先导,以提升生态宜居水平为保障,引导外来人口随产业向天府新区成都片区迁移。

第三章 推进新型卫星城独立成市

坚持“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原则,以“独立成市”为导向,积极承接中心城区功能转移,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吸引人口和产业集聚,着力打造功能完整、职住平衡、配套完善的新型卫星城。

第一节 加快承接中心城区转移功能

结合卫星城发展基础和特色,积极承接中心城区疏解的产业功能,引进符合产业发展定位、顺应产业优化升级趋势、满足消费需求的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基本建成具有产业支撑、相对独立的新型卫星城。引导中心城区优质基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卫星城转移和延伸,完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卫星城人口承载能力,统筹调整城市结构、功能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疏解中心城区人口压力,吸引外来人口和农业转移人口,优化全市人口空间分布结构。

 第二节 提升卫星城公共服务水平

按照十分钟公共服务圈、十分钟公园圈、十分钟公共交通圈的要求,统筹中心城与卫星城快速交通体系和重大公共设施建设,加大卫星城公共服务供给增量,积极引导需新建或扩建的医院、学校和大型文体等设施向卫星城布局,扩大文化、体育设施和公园绿地等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创造优良的人居环境。

第三节 创新卫星城管理体制

推动管理职能下移,在规划管理、土地管理、税收分成等方面,进一步向卫星城放权和倾斜。探索卫星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影响卫星城城镇化进程的行政审批事项,加大向市场和社会组织放权力度。依据人口和产业规模,加快推进卫星城重点镇改设街道办事处。

第四章 提升区域中心城辐射带动能力

按照“独立成市”理念,提升完善区域中心城城市功能和产业支撑,增强聚集人口和产业的能力。

第一节 完善区域中心城城市功能

大力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与“双核”和周边区(市)县互联互通的便捷交通联系,完善公共服务配套,突出生态环境优势,引导城镇人口集聚,充分发挥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成为全市统筹城乡的重要载体及农民就近城镇化的主体区域。

第二节 强化区域中心城产业支撑

根据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鼓励区域中心城主动承接中心城区和卫星城产业辐射,加快培育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不断推进产业优化提档升级,增强产业对城市发展的支撑能力。

第五章 完善小城市和特色镇功能

积极推进小城市和特色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和特色产业支撑,吸纳农村居民就地城镇化。

第一节 完善小城市综合配套功能

按照“人口规模在5万人以上,具有区域性综合服务和城乡社会管理功能”的小城市标准,建设永宁、新繁、清泉、安德、淮口、羊马、蒙阳、寿安(蒲江)、羊安、沙渠等10个小城市,赋予其与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合理确定产业定位、强化产业支撑,统筹协调推进城镇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功能。

第二节 加快建设特色镇

按照“一镇一特色”理念,依托区位优势、便捷交通、生态环境、旅游特色、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条件,重点打造68个特色镇,建成一批主题鲜明的旅游休闲镇、科技和设施农业示范镇、林业园林生态镇、商贸特色镇、商务会议特色镇等,形成产业支撑有力、风貌特征明显的特色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燃煤锅炉查看更多>成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