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浙江杭州十三五规划:开展热电企业超低排放改造 推动一系列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文)

2016-05-17 08:26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浙江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十五章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第一节 健全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积极稳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强化农业转移人口技能和文化培训,提高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完善城乡公用事业长效化运营、维护、管理机制,理顺市政公共产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机制。深化区县(市)协作,加快推进城市优质资源下沉和延伸,深入实施科技、人才、文创、旅游、交通等西进行动,加大对县(市)的支持力度,促进市区和县(市)协同发展。适时推动行政区划调整。

第二节 建设品质城镇

推动城镇建设重心下沉,深化建设一批高品质的小城市、中心镇、特色镇。将中心镇建设作为城乡区域统筹的突破口,以小城市标准建设中心镇,深化中心镇改革发展和小城市培育试点,创新和完善中心镇管理体制,赋予与事权相匹配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按照“一镇一方案”的原则建设特色镇,吸引周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探索新型设市模式,培育建设镇级城市。

第三节 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科学编制村庄规划,推动乡村规划全覆盖。优化乡村建设布局,以中心村、精品村、特色村、风情小镇创建为载体,打造沿江沿河沿湖沿路环境整治和景观带,形成一批乡村风情带和精品区块。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深化“杭派民居”示范村建设。提高农房设计水平和建设质量,推进农房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实施村庄生态化有机更新,优化人居环境,重点加强道路、危桥改造、农田水利、改水改厕、垃圾收集、农村电网改造、信息网络、供水和污水处理、抗灾防灾等工程和设施建设。

第二十六章 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

第一节 共同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

完善长三角地区合作协调机制,全面接轨大上海,巩固提升“一基地四中心”功能,加强重大战略平台和重点专题领域合作,做好区域规划衔接,共同打造我国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加强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合作,推动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在杭州复制推广。以创新要素资源一体化为方向,强化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与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战略合作。

第二节 深化杭州都市区建设

深入开展国家“杭州都市经济圈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全面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编制实施杭州都市区规划。坚持“七共原则”,创新协调发展机制,积极探索区域管理和区域合作新模式,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都市区内部轨道交通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实现通勤一体化,努力在空间布局优化、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共保、公共服务共享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探索推进电信同城化、金融同城化。

第三节 强化区域合作与交流

突出市场取向,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山海协作”工程,推动开展绿色产业提升、群众增收共享、人力资源合作、浙商助推等行动计划。做好对口支援新疆阿克苏市、西藏那曲县、青海德令哈市以及对口帮扶贵州黔东南州、四川阿坝州、重庆涪陵区工作,兼顾项目扶持和智力支持,努力帮助受援地提高发展水平。以经贸合作、资本经营和产业对接为主导,进一步扩大与港澳台合作交流。

第七篇 提升现代城市的治理效能

深化实施治堵、治水、治气、治废系列工程,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有序疏解城市功能,综合开发地下空间,加强城市能源保障,大力建设智慧城市,治理“城市病”,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第二十七章 努力提高交通出行能力

第一节 建设国际性区域交通枢纽

发挥“公、铁、水、空港”枢纽的综合优势,大力推进重大交通建设工程,构建以高速铁路、航空、水运和高速公路为主体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建设综合运输枢纽,争创国家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完善铁路枢纽布局及功能配置,完成火车南站改造工程,在城西或大江东谋划建设新的铁路客运站。加快货运站场建设,优化物流设施布局。推动杭州汽车南站改造提升,加强公路运输枢纽建设。加快完善萧山国际机场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有序建设通用机场。建设完善四县(市)交通枢纽和节点体系。

第二节 完善城市交通体系

加快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畅通西部”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力度,规划建设现代有轨电车。优化路网结构,加快形成“二环四纵五横九延两连”快速路网。加快停车设施建设,推进公共停车场产业化发展。实施中心城区拥堵节点改造工程,科学布设人行立体过街设施,优化街坊路和住宅区内道路系统。打造人行步道、自行车道、沿江沿河绿道等慢行系统,倡导绿色出行。坚持公交优先战略,完善公交快速通勤系统,优化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公共自行车、水上巴士“五位一体”公交体系,提高换乘便捷性,有序推动市域公交一体化运营,建设国家绿色交通发展示范城市和国家“公交都市”。

图4:综合交通规划图

第三节 提升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

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继续实行小客车“双限”政策。运用经济手段,制定实施更有力度的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和主城区交通流量。推动交通管理资源整合,提高交通管理智慧化水平和交通运行服务品质,提升交通引导组织能力。加强交通需求管理,完善机动车单行道系统和公交专用道系统,改善非机动车、步行及残障人士的通行环境。规范设置各类道路的指示路牌。依法治理交通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停车秩序,培育交通文明。

专栏12:交通畅通工程

第二十八章 深入推进城市有机更新

第一节 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

统筹采用拆除重建、综合整治、拆整结合等方式,注重分类实施,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攻坚工程。打赢城中村改造五年攻坚战,基本完成主城区城中村改造,积极推进三区四县(市)的城中村改造。将实物安置、货币安置等方式相结合,推动多种安置并行,确保村民利益。优化和完善土地出让金分配、10%留用地等配套政策,充分激发相关主体的积极性。将城中村改造作为全市棚户区改造的核心内容,支持符合国家棚户区改造政策的项目申报棚户区改造专项贷款。持续推进“三改一拆”工程,完善违建防控长效体系,基本实现区县(市)无违建。

第二节 推动地下地上空间立体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和管理。以打造“地下城市”为目标,实施统一开发模式,加强地下空间连片综合开发。重点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地下交通枢纽、地下商业街区、停车库、人防等地下功能融合贯通。注重城市重要节点、综合体、楼宇、绿地、广场等城市重大设施与地下空间之间的连通整合,实现互联互通,提高地下地上空间叠加功能和综合效益,推动城市空间立体化发展。

专栏13:地下空间综合开发行动

第三节 有序疏解城市功能

综合运用行政引导、市场调节等多种方式,完善倒逼和激励机制,严格控制增量,有序疏解存量。制定实施城市功能疏解清单式管理方案,有序引导主城区功能和人口向新城、新区等城市空间扩散。有序迁移主城区大型服装批发、陶瓷品、钢材、建材、五金等区域性专业市场以及区域性物流基地。统筹推动优质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向全市拓展。坚持“多拆少建、拆旧还绿”,统筹利用城市功能疏解腾出的空间,着重用于加强市政配套设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人居环境和生活质量。

第四节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构建权责明晰、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提升综合执法水平,推进和谐城管、法治城管、智慧城管建设,深化“贴心城管”行动,提升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坚持网格化、精细化、综合化、智慧化、机械化长效管理,提升城市洁化、绿化、序化、亮化、美化水平,巩固和提升“国内最清洁城市”成果。推进市政设施管理养护市场化改革,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科技化管理水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浙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