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安徽六安十三五规划:推进一系列清洁火电、风电、水电等项目建设(全文)

2016-05-19 08:20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安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章 加快新型工业化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以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线,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特色园区融合发展、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走出一条具有六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四节做大做强主导产业

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新能源、生物产业、电子信息、采矿冶金及新材料六大主导产业,力争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80%以上。

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核装备、航空设备等特种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和汽车零部件生产,电机、机床、机器人等通用设备和基础零部件生产,积极支持工程机械生产发展。依托应流集团,引进中航、中广核等龙头企业,发展航空航天装备、核装备关键零部件生产。依托冀东华夏、博微长安、星瑞齿轮、强大齿轮等企业,发展改装汽车及汽车变速箱、齿轮、压铸件、翻转锁止、汽车电子、传感器等汽车零部件生产,着力打造百亿元齿轮产业集群。依托江淮电机、恒源机械、瑞普数控等企业,引进整机及核心零部件制造商、集成商,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以及机器人设计、生产和集成应用为主的智能制造业,重点发展节能电机、水工环保设备、节能电工设备等节能环保设备和基础零部件制造业,着力打造百亿元电机产业集群。积极支持威玛重工、维麦科斯发展工程机械生产。大力引进新能源汽车及其电池、齿轮、变速器、电机等主要零部件生产,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车载充电机等充电设施建设,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客车及专用车生产基地。到2020年力争产值达到800亿元,把我市打造成全省重要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绿色食品工业。以丰富优质的农副产品及水资源为基础,坚持“生态、高效、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理念,重点发展粮食精深加工、精制茶、食用油、饮料酒及水饮品及水产品、肉制品、乳制品、脱水蔬菜等其他特色食品深加工。通过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培育壮大现有龙头骨干企业,重点打造迎驾食品产业园、舒城县快乐蜂食品产业园、霍邱县长集食品产业园、裕安区华园绿色食品产业园,引导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着力引导企业更加注重质量品牌建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升产品附加值,成为绿色食品加工示范企业和国际竞争力强的出口企业。到2020年力争产值达到500亿元,成为国家级绿色食品加工基地。

新能源。适应能源发展新需求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发挥我市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积极发展抽水蓄能,稳步发展高效超低排放燃煤发电项目。加快金寨县国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县建设,争取在全市推广。依托信义新能源、协鑫新能源、恒瑞新能源、振兴光伏新能源等企业,加快推进光伏电站及其组件生产基地建设;推进三峡新能源庐镇21MW、信义金寨东高山120MW、天润金寨朝阳山100MW等风电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金寨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积极引进非粮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秸秆成型燃料、气体燃料等项目;积极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延伸新能源产业链条,促进新能源设备制造、智能电网等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加快推进华电六安电厂三期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积极争取霍邱皖能、舒城国电高效清洁燃煤发电项目列入省规划。

生物产业。以石斛、灵芝、天麻等特色中药材资源为重点,切实加强GAP生产基地建设,发展中药材种植、提取、加工为一体的生物医药、生物健康等生物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石斛冲剂、粉剂、胶囊,灵芝含片、饮片、破壁灵芝孢子粉、天麻多糖等产品,积极向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延伸。构建中药材基地-地理标志产品-知名品牌-知名企业的发展格局,建成石斛、灵芝的国内重要生产加工基地和交易中心。

电子信息。依托博微长安、胜利电子、中创信测、阳光照明、中兴科技、渠道网络、世林集团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电子设备、信息设备、智能终端、新型显示、智能家电、节能光源、集成电路、光伏电子、电子元器件、应用电子产品等产业,积极开拓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相关产品和服务。加快推进舒城电子科技产业园、六安电子信息与软件科技园、中兴金寨战略性新兴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到2020年力争建成2-3个百亿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园。

采矿冶金及新材料。以首矿大昌钢铁冶炼及配套深加工为龙头,以开发矿业、金日盛矿业、金安矿业、张庄矿业、刘塘坊矿业等矿产基地为依托,发展优质铁精粉生产,着力延伸产业链条,重点支持发展粉末冶金、精密铸造,大力发展电子功能材料、3D打印材料、PC构件等新材料产业,积极发展优特钢生产。推进金寨钼矿采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周油坊铁矿云母深加工及应用项目建设。形成全国重要的优质铁精粉、铁基新材料、钼基新材料及其精密铸件生产基地。

专栏3 “十三五”新型工业化重大项目

装备制造。应流航空产业园、博微长安产业园、中植新能源客车基地、青年汽车新能源科技产业园、六安特种车辆制造基地、星瑞齿轮新能源汽车变速箱、六安汽车零部件齿轮基地、裕安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合肥汽车产业舒城配套基地、舒城机器人及模具产业园、江淮电机节能电机、江淮永达二期、恒源机械水工环保基地、星瑞压铸中心、阳光照明基地等项目。

绿色食品。迎驾产业园、华润集团啤酒/水饮品双百万吨、六安水产品深加工、舒城新加坡食品产业园、吉宝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百仓食品冷链加工、华园食品二期、大华山龙人矿泉水、霍邱长集现代农业精深加工、裕安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金寨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大别山百合产业化开发、舒城必斐艾西式食品加工、金寨红心猕猴桃产业化开发等项目。

新能源。信义光伏电站、新皇明能源、恒瑞新能源二期、爱森能源二期、协鑫新能源项目、金寨抽水蓄能电站、华润光伏发电、迪凯特聚合物电池、协鑫光伏组件、裕安平桥工业园区光伏光电产业园、霍邱光伏发电示范园、华电六安电厂三期、国电舒城电厂、皖能集团霍邱电厂等项目。

生物产业。圣农生物石斛深加工、锦华生物、高桥湾石斛产业园、金寨中医药产业园等项目。

电子信息。舒城电子科技产业园、中鑫模具产业园、中创信测科研产业基地、六安电子信息与软件科技园、中兴金寨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安徽中冠3D打印、巨成中皖智能家居、安徽英力电子笔记本电脑结构件生产、金寨阳光照明设备生产基地等项目。

采矿冶金及新材料。金寨钼矿采选及其深加工、六安云母深加工及应用、首矿大昌300万吨钢铁、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型材料产业园、金安区新型建材工业园、裕安区新材料循环产业园、舒城绿色建材集聚区等项目。

第五节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加快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积极争创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霍山县高桥湾现代产业园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以应流集团、科皖特种铸造、忠福机电等企业为支撑,以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铸造及加工关键技术产业化、自主研发核电站核一级关键泵阀铸件产业化、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关键设备核心部件产业化、高温合金和高性能零部件处理工艺(热等静压)技术改造、年切削加工100万小时铸件零件化技改等项目为带动,力争到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320亿元。

舒城县杭埠镇经济开发区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件集聚发展基地。以胜利精密制造、联科表面处理、英力电子科技、信陆电子科技和吉晟精密机械科技等企业为支撑,以胜利精密制造显示触控模组和精密结构模组构件生产、安徽联科年表面处理各种电脑配件650万平方米、安徽英力电子、安徽信陆电子精密注塑机研发生产及安徽吉晟精密机械机器人及模具研发生产项目为带动,力争到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

金寨县清洁能源生产及配套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以信义集团、协鑫集团、东旭集团等企业为支撑,以地面光伏电站、光伏组件制造等项目为带动,打造金寨县清洁能源生产及配套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力争到2020年完成清洁能源生产及相关高端设备投资500亿元,实现清洁能源生产及相关高端设备加工产值300亿元,建设清洁能源装机容量4GW,成功创建国家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县,打造安徽省可再生能源生产基地、安徽省可再生能源高端装备加工制造基地。

六安市新能源(汽车)制造及其零部件生产集聚发展基地。以中植新能源汽车、青年新能源汽车、星瑞齿轮等企业为支撑,打造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力争到2020年,产业规模达200亿元。

霍邱县铁基新材料和云母研发生产集聚发展基地。以首矿大昌、武钢实业、金日盛等企业为支撑,以年产4000吨粉末冶金制品、年产5万吨还原铁粉等项目为带动,力争到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

市开发区装备制造及汽车零部件集聚发展基地。以瑞普数控、星瑞齿轮为龙头,以江淮永达轨道车辆自动门精密减速器、星瑞三期高端商用车变速器建设等重大项目为依托,引导骨干企业建立以研发中心、技术中心为重点的创新平台,力争到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

金安区成套设备新型电机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以江淮电机、先锋电机、利达机械等企业为支撑,以六安江淮电机超高效电机机组绿色设计技术研究及产品研发项目和智能型变频器研制及产业化项目为带动,力争到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150亿元。

裕安区循环经济及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以高迪建材为龙头,推进房屋建筑工业化PC构件和地下管廊构件、中宝建材的新型无机保温材料,天通(六安)电子的高导锰锌软磁磁芯生产、佑逸管业的大口径高静音管、螺旋消音管、地暖管生产等重大项目,力争到2020年产业规模达到120亿元。

第六节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引导企业加大智能化和绿色化改造,促进采矿冶金、木竹草柳加工、通用设备制造、轻纺服装、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加大产业重组力度,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能力。

推进智能制造。以制造智能化升级为突破口,重点承接发展智能化高端装备,加大传统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在装备及零部件、轻纺、食品、家具等制造业领域,力争建成一批智能化生产线、数字化车间和智慧工厂,加快生产装备智能化。促进工业大数据集成应用,鼓励优势企业应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产品营销和服务等环节智能决策水平和经营效率,加快生产服务智能化。“十三五”期间,力争实施技术改造示范项目1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程50个以上,累计完成技术改造投资1500亿元。

推进绿色制造。开展绿色示范工业企业认定,鼓励引导企业建设绿色工厂,开发绿色产品。加快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研发推广,积极采用高效电机、锅炉等高效绿色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改造传统制造流程,实现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绿色升级。推进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废旧金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等综合利用水平。实施高端再制造、智能再制造、在役再制造,加快再制造产业发展。力争到2020年,建成50家以上绿色示范企业。

推进两化融合。大力发展“互联网+协同制造”,促进工业产品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环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管理现代化。广泛开展“数字企业”、“智慧企业”、“智慧园区”建设活动,重点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工程、装备智能化提升工程、产品升级和产品研发设计工程、企业管理体系贯标示范工程和两化融合支撑工程。到2020年,培育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10户、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50户,省、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00户,“数字企业”、“智慧企业”2000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安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