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四川乐山十三五规划:加快推进一批火电、水电项目建设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全文)

2016-05-24 08:27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四川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协调发展指标

(一)基础设施协调

1.铁路通车里程达到380公里。建成成贵铁路、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成峨段、连乐铁路,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峨米段完成主体工程。

2.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50公里。建成乐自高速乐山城区连接线(绕城高速)、成乐扩容、仁沐新仁寿至沐川段(含马边支线)、峨汉峨眉至峨边段等项目,基本实现县县通高速,形成中心城区与各县(市、区)的“半小时、1小时交通圈”。

3.岷江港航电综合开发犍为梯级枢纽完成主体工程,开工建设老木孔、龙溪口枢纽及岷江下段航道整治工程。

4.建成乐山军民合用机场并投入运营。

5.苏稽片区新建综合性大型体育场馆设施(乐山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乐山高新区、城东片区牟子镇新建中型体育场馆设施(乐山高新区体育公园、乐山城东体育公园)。

(二)区域发展协调

1.形成“一极两轴三区”生产力总体布局,即乐山高新区—三江临港经济开发区“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极”、大渡河沿江产业轴和岷江沿江产业轴,都市产业区、工业拓展区、生态产业区。

2.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

3.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60%。

4.培育经济总量在400亿元以上的县(市、区)1个、200—300亿元的县(市、区)3个、100—200亿元的县(市、区)2个。

(三)产业发展协调

1.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55:35。

2.园区工业集中度≥80%。

3.轻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40%。

4.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6%。

(四)城乡发展协调

1.建立“市域中心城市—8个县(市)域中心城市—25个重点镇—一般镇”四级城镇等级结构体系。

2.建成中心城区商务文旅功能区、制造业功能区、临港产业功能区三大功能区。

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5%。

4.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8%。

5.农业劳动生产率≥2万元/人。

6.工业劳动生产率≥30万元/人。

7.非农产业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比重≥60%。

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00元。

9.恩格尔系数≤40%。

10.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为1)≤2.80。

1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5平方米。

12.中心城区面积≥10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00万人。

13.全市80%以上的行政村基本建成幸福美丽新村。

14.开工改造各类危旧房棚户区4.3万户。

三、绿色发展指标

(一)绿色空间

1.生态红线区总面积≥5245.12平方公里。

2.11个县(市、区)建成省级及以上生态县。

3.重点生态功能区(马边、峨边、沐川、金口河)及限制开发区(井研县)实施负面清单制度比例100%。

4.将马边、峨边、沐川、金口河建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5.耕地保护面积≥334.2万亩。

6.森林覆盖率≥55.6%。

7.林地保有量占全市国土面积的58%以上。

8.森林蓄积量达到6000万立方米。

(二)绿色环境

1.中心城区PM2.5浓度下降到47.5μg/m。

2.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排放总量满足国家约束性指标要求。

3.城市集中式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100%;重点流域主要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85%。

4.工业固废处理利用率≥95%,危废处置利用率100%。

5.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85%。

(三)绿色生活

1.城市公交出行率≥25%。

2.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30%。

3.城市和县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平方米。

4.所有县城和乡镇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和县城燃气普及率、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95%、85%、90%。

5.省级及以上的风景名胜区环境达标率100%,主要生态问题得到解决;旅游区污水处理率≥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5%。

(四)绿色经济

1.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有机产品示范县各1个,省级有机产品示范乡镇8—10个。

2.建设有机农产品基地30万亩;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50个,有机畜产品认证10个。

3.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15年下降≥18%;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较2015年下降≥23%。

4.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占重点行业企业(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核)总数的100%。

四、开放发展指标

(一)旅游经济

1.办好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

2.接待国内外游客5943万人次,年均增长10%;旅游综合收入达到900亿元,年均增长15%。

3.入境游客29.17万人次,年均增长15%;实现旅游外汇收入8683.24万美元,年均增长20%。

4.过夜旅游者的人均停留天数≥2.5天。

5.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成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达到2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达到30个。

6.建成旅游项目80个;建成旅游综合服务站5个。

7.星级饭店、主题酒店、国际连锁酒店等特色旅游住宿设施达到100家;建成能够提供综合旅游配套服务的自驾车营地4个。

8.省级乡村旅游强县达到2个,省级乡村旅游精品村寨达到20个,省级农家乐(乡村酒店)达到260个。

(二)外资外贸

1.全市进出口总额累计达到50亿美元,比“十二五”增长50%。

2.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超过6亿美元,年均增长10%;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或跨国公司及国际知名品牌10家以上。

3.到2020年取得对外承包工程权1家,“走出去”企业达到30家以上,培育3家以上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跨国经营企业。

4.全市各开发区(园区)利用外资占外资总额比重≥50%。

(三)交流合作

1.主要开放型经济指标在2015年基础上实现翻番,建成四川内陆开放高地。

2.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峨眉山市重点开放区域外向型指标规模占全市的比重≥80%,其中外向性服务业占比≥50%。

3.新建立2-3个国内友好城市,新建立3-5个国际友城。

五、共享发展指标

(一)脱贫攻坚

1.到2019年,确保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4个贫困县(区)、259个省定贫困村和210个市列贫困村全部摘帽,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市平均水平。

2.“两县一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学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90%,实现十五年免费教育。

3.实现贫困县(区)县级医院达到二级水平,乡村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100%。

4.每万人口全科医生达到2名,每千人口乡村医生达到1名。

5.到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低保线提高到扶贫标准线,实现“两线合一”;到2020年确保所有贫困残疾人家庭年收入水平稳定达到国定贫困线标准。

6.实施“务工+务农”双技能和“汉语+彝语”双语培训,培训彝区农民工1.5万人,资助职业教育扶贫学生2.8万人次。

7.贫困地区通乡公路的客运(公交)通达率达到100%,通村公路的客运(交通)通达率≥50%。

8.贫困地区农村水泥路通村率≥95%。

9.贫困地区户通电率达到100%。

(二)教育教学

1.义务教育巩固率≥99.4%,城市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

2.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95%,每个乡镇有1所标准化幼儿教育中心,创建10所市级示范性乡镇中心幼儿园。

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5%。

4.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比例≥10%。

5.30万人口县(区、市)均建成特殊教育中心(学校),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95%,其中民族地区≥80%。

6.民办职业教育规模占全市总规模比重≥50%。

7.平均受教育年限(6岁以上人口)≥10.5年。

(三)就业创业

1.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8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内;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规模达到80万人。

2.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达到5万人,实现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3.劳动力培训率≥90%。

4.中职毕业生双证通过率达到100%,有效就业率≥97%,对口就业率≥78%。

5.建好2所国家级示范学校、4所省级重点学校、5个省级重点专业实训基地,在产业集中度高的中心点建设1至2个职业培训场所。

(四)“健康乐山”

1.98%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村卫生室实现标准化达标,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6张,床位使用率≥90%。

2.每千人口床位数达到6张,床位使用率≥90%。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5人、注册护士数达到2.8人。

3.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0%。

4.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85%。

5.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控制在6‰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80%以上。

6.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达到100%。

7.全市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5.05岁。

8.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7‰以下。

(五)社会保障

1.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95%。

2.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220万人。

3.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28万人。

4.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覆盖率≥90%。

5.实现省内外异地就医费用持卡及时结算,发放社会保障卡300万张。

6.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窗口)建成率达到100%,标准化规范化达标率≥85%。

(六)公共文化

1.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150元。

2.城市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15.9平方米。

3.社区内文化、体育、卫生、人口管理、家政服务设施或机构完备的社区比例≥80%。

4.“三馆一站”覆盖率≥110%。

5.宽带普及率≥68%,全市城区固定宽带接入覆盖率100%。广播电视入用户率≥95%,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70%。

6.苏稽片区新建综合性大型体育场馆设施,沙湾、竹根、沫东片区新建中小型体育场馆设施。

7.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和人均体育事业经费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8.80%的县(市、区)建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00%的乡镇、社区以及80%的行政村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

(七)社会治理

1.基层民主参选率≥95%。

2.社会治安安全感指数≥75%。

3.每万人拥有律师人数≥2.3人。

4.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90%。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四川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