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2016-06-01 10:0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热电联产抽水蓄能电站天然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节 着力提升就业质量

扩大创业就业。鼓励有创业愿望并具备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加大对创业孵化园区、示范园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困难群体就业的服务和援助。“十三五”期间确保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4万人。

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建立就业困难人员实名登记数据库,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发挥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作用,健全动态退出机制。创新服务方式,建立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成果制度。加快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就业失业监测体系,建立调查失业率制度,优化全市企业用工、劳动力市场供求、失业动态监测三大平台,基本建立覆盖全市的失业预警监测体系。完善湖州市人力社保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夯实业务经办基层基础。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加强对企业落实《劳动合同法》的执法监察,推动企业依法落实劳动合同制度,规范合同履约行为,切实履行稳定就业的社会责任。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争议调解仲裁和监察执法制度,畅通职工表达合理诉求渠道,构建“双爱”为核心的劳动关系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体系。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劳动报酬增长机制,确保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缩小收入差距,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行业平均工资信息发布制度、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制度,完善适应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工资制度。着力提高经营性收入,多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以低收入困难农户为重点,增强低收入群体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低收入群体加快增收。

第三节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构建城乡一体社会保险体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全面建成覆盖所有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各类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提升医疗保险统筹水平,实现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法定人群全覆盖。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建立健全社保信息动态管理服务机制。将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实现社会保险参保人员社会保障卡发行全市全覆盖。进一步完善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提高基金保障绩效。建立城乡一体的失业保险制度。贯彻落实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统一建立职业年金,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促进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衔接,形成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建立灵敏有效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参与省、市、县三级社会救助信息资源互通共享平台建设,规范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稳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适度扩大低保对象覆盖面。健全和推进灾害、医疗、临时、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创新社会救助服务管理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探索发展型社会救助模式,提供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创业支持、法律援助等积极性救助服务。推进避灾场所规范化建设。大力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红十字事业,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和组织法人治理结构,构建组织化、专业化、多元化的现代发展格局。

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养老服务产业,加快构建以发展居家养老为重点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湖州市养老护理中心等项目。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事业,鼓励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加强老年人权益保护,推进医养融合式发展,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

健全住房保障体系。打通供需“去库存”,坚持实物保障和货币保障相结合、政府建设和市场筹集相结合,加快建设和运营模式创新,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旧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适度扩大住房保障受益覆盖面。鼓励采用政府购买服务、 PPP等模式建设运营保障性安居住房工程。统筹推进非公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受益覆盖面,开展住房公积金贷款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发挥支持住房消费的作用。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加大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加快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完善农村住房救助制度,将低收入家庭纳入救助范围。

第四节 全力打造健康湖州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适当提高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加强出生缺陷干预和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生殖健康和优生优育工作。重视妇女、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健康,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残疾人服务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加快建成湖州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把外来常住人口纳入公共服务体系。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推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促进有序就医。改革公立医院药品采供机制,健全药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放开放活民营医院,引导社会办医特色化、规模化和优质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推进健康湖州建设,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到2020年,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更加完善、更高水平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群主要健康指标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完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调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加强老年、儿童、肿瘤等短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市属医院医疗服务能级,深入实施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工程,推进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县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增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鼓励以组建医疗集团、医疗联合体等方式实现资源纵向整合,探索建立覆盖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全面推行责任医生签约服务,逐步建立健康守门人制度。加强中医药事业内涵建设,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推广“互联网+”健康服务新模式。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医疗卫生队伍素质能力和医德医风建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围绕重点人群和重点疾病,进一步调整完善基本公共卫生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加强妇幼健康、计划生育、精神卫生、院前急救、采供血、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薄弱环节,加快立体化卫生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构建标准化、规范化重大传染病应急防治体系、主要慢性病管理体系、妇幼保健优质服务体系和综合监督执法体系。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完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院的分工协作机制,推进医防整合服务新模式。

提升全民健康体质。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公共体育服务惠民计划,加强体育场所设施建设,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培育,推进群众体育活动发展,实现学校体育场地和公共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全面开放,提升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水平。实施竞技体育争光计划,完善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加强训科医一体化建设,拓宽业余训练多元化路径,以足球改革为重点,推进竞技体育职业化改革,促进竞技体育转型发展。实施体育产业促进计划,优化体育产业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大力推动民间资本兴办体育,积极培育体育产业发展平台,全面提升全市体育产业的规模和层次。做好2018年第十六届省运会承办工作,积极争取2022年亚运会部分赛事在湖州举办。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电联产查看更多>抽水蓄能电站查看更多>天然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