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2016-06-01 10:0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热电联产抽水蓄能电站天然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四节 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要确保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要目标是:

经济实力更加壮大。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7.5%左右。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工业化和信息化加速融合发展,制造业水平进一步提升,服务业比重提高到50%,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继续保持领先,新产业新业态引领作用显著增强,产业平台体系更加完善。投资效率明显提升,消费贡献度明显提高。

发展活力更加激发。创新型城市建设成效明显,新增人才资源总量20万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相当于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2.85%以上,发明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10%以上,努力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全社会创新潜能和创业活力得到有效释放。体制机制创新持续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引进来”与“走出去”齐头并进,开放型经济水平全面提升。

城乡区域更加协调。市域发展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全市城市化水平提高到68%。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市本级持续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向城市经济转型,小城市、中心镇培育成效明显,美丽乡村全面打造升级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走在前列,生态环境生产力大幅度提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州模式”。绿色产业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环境治理纵深推进,PM2.5浓度下降幅度达到省定要求,市控以上监测断面Ⅰ-Ⅲ类水质比例提高到95%以上,矿山治理成效巩固提升,湖州的天更蓝、地更净、水更清。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努力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创业就业质量稳步提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稳步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得到全面落实,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保持全省前列。

第二章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深入贯彻“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全面把握信息化与工业化、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新趋势,积极对接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和省七大万亿级产业,努力抢抓动力转换新机遇,加快实施“互联网+”、“金融+”等行动计划,着力构筑产业集聚新优势,重点培育“4+3+N”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第一节 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为方向,以“四换三名”为途径,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着力培育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百亿级产业,打造一批行业小巨人。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实施智能化改造工程,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提升湖州智能制造水平。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建立技术支撑和政策保障体系。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落实和完善企业技改财税政策,支持企业瞄准行业标杆开展技术改造。深入实施“建链、补链、强链”工程,提高产业配套度。大力推动童装、木地板、椅业、蓄电池、竹产业等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变。注重运用市场机制和法治手段,积极稳妥推进“去产能”,加快企业优胜劣汰,通过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实现市场出清。优化产业布局,重点打造南太湖产业集聚区、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区以及特色小镇等十大工业平台。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以生产需求、转型升级以及创新发展为导向,加强服务业与农业、制造业之间的技术和功能要素融合,提升发展信息、金融、设计、创意、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推动发展养老、家政、旅游、健康养生、教育文化、快递等生活性服务业,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以市场为导向,丰富现代服务业业态,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及城镇现代服务业集聚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争创省级服务业强县区。深化各类服务业改革试点,加强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提升建设,促进服务业发展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突出信息、健康、旅游、金融、物流、文化创意六大重点领域,全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服务业发展平台。

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着力提升主导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抓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深化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和资源化利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发展品质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适度规模的生态农庄,全面建成“三位一体”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提高农业物质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条件。深化供销社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村金融改革。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电联产查看更多>抽水蓄能电站查看更多>天然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