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

2016-06-01 10:0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热电联产抽水蓄能电站天然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节 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加快发展四大重点主导产业。按照“突出重点、融合发展”原则,加快实施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健康产业、休闲旅游四大发展工程,打造四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信息经济,坚持产业创新、应用服务、基础设施“三位一体”,大力发展信息制造和服务产业,推进实施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园、中电电子信息产业园、中国航天北斗微电子信息经济产业园、华为云计算产业园、浙江南浔信息机电高新技术产业园、中航工业商业遥感卫星、第三代半导体材料6英寸SiC晶体产业化开发等重点项目,重点培育智慧物流、电子信息制造、地理信息、大数据和云服务、移动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等业态,建设全省智慧物流产业中心和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园,争创省级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区和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努力打造长三角杭宁国家信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高端装备,准确把握信息化、智能化、服务化、集群化的发展趋势,重点发展智能电梯、农业机械、物流装备、数控加工装备、工业及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设备、现代医疗设备和器械、核电装备、航天航空设备、高端电机、关键基础件等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实施微宏动力、百成电池、京东方OLED照明产业基地、中化国际油页岩炼油成套设备等重大项目,推动装备制造向设计、销售环节延伸,向大型化、精密化等高精尖方向发展,着力打造长三角重要的高端制造基地。健康产业,重点发展生态养生、诊疗康复、户外休闲、健品产销、生物医药等业态,推进实施鑫远太湖国际健康城、白鹭谷度假养老、南太湖生物医药产业园、世友温泉养生度假区等重大项目,探索推广一批试点示范经验,形成一批知名品牌和产业集群,着力打造长三角“健康谷”。休闲旅游,立足生态优势,突出休闲理念,彰显文化特色,整合旅游资源,提升产品质量,着力发展生态旅游、会展旅游、文化旅游、体验式旅游等,推进实施太湖龙之梦乐园、国际香草园、创意梦幻城、开元森泊旅游综合体、南太湖旅游综合体、丝绸之路旅游综合体、国际乡村旅游度假精品示范区等重大项目,着力打造国际生态休闲度假城市。

改造提升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实施传统产业提升工程,全面推进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三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其中:金属新材,按照“改进工艺、提升品质、发展高端”的思路,改造提升不锈钢棒线材、工业用管道、电磁线、新型合金材料等产品领域,推进产品升级换代,鼓励企业加大兼并重组力度,提升区域分工协作水平,力争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种金属材料的研发和制造基地。绿色家居,按照“绿色环保、功能丰富、集约集聚”思路,改造提升竹木制品、特色家具、特色装饰材料、环保墙体材料等产品领域,引导企业丰富产品线,积极开发艺术化、功能化和环保化产品,打造全球知名的地板产业基地和竹业、椅业产业基地。现代纺织,按照“品牌引领、提升价值、时尚个性”思路,改造提升品牌童装、真丝产品、羊绒制品、品牌家纺和功能性化纤等产品领域,推进品牌建设,提升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在细分市场领域形成竞争优势,推动纺织服装与时尚文化、现代艺术的深度融合和跨界发展,培育一批本土时尚服装品牌,打响具有湖州特色的区域品牌。

积极培育新兴增长点。把握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四新经济”发展趋势,着眼七大万亿产业的细分领域,发挥重大项目带动作用,加快培育环保、时尚、金融、地理信息、新能源汽车等若干新兴增长点,打造成为支撑湖州未来发展的新产业。重点推进以湖州开发区、吴兴高新区为载体,积极培育环保技术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服务等节能环保产业;以丝绸小镇、美妆小镇、湖州开发区、湖州莫干山高新区为主要载体,积极培育时尚丝绸面料、户外运动休闲服装面料、高端休闲丝绸服装、丝绸家居用品以及洁肤、护肤、护发、美发、彩妆等时尚产业;依托长三角金融后台集聚区等一批县区金融产业平台、中心城区以及各县区主要商务商贸平台,积极培育金融控股、融资租赁、基金投资、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民间融资、金融后台服务等特色金融产业;以德清地理信息产业园为重点的地理信息产业;以湖州开发区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长兴纯电动汽车产业基地、新型电池产业发展基地等为重点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湖州开发区、湖州莫干山高新区、安吉开发区等为主要载体,积极培育发展现代生物医药技术产业、新型试剂、现代中药、天然医药、药用辅料、医疗器械等生物医药产业;

以各县区主要物流园区以及吴兴现代物流装备产业园为主要载体,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智慧冷链物流、电商物流、智慧仓储配送以及现代物流装备等现代物流产业;以吴兴区、南浔区、湖州开发区、太湖度假区、安吉县为主体,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传媒影视、休闲娱乐、会展等具有湖州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依托各县区电子商务平台和特色产业园区,积极培育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电子商务企业孵化、电子商务技术研发、电子商务物流仓储等电子商务产业;以特色农业园区为主要载体,积极培育农业观光、农事体验、观光休闲等休闲农业。

第三节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激发企业主体活力。深入实施“金象金牛”大企业培育计划,以重大产业培育为主要方向,引导大企业向总部型、品牌型、上市型、高新型、产业联盟主导型的“五型企业”发展。深入实施工业“双高”企业培育计划,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为主要目标,集聚优势创新资源,着力培育发展一批技术水平高、自主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双高”企业,全面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推动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以促进小微企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为工作重点,强化创新驱动、产业联动、质量推动、品牌带动、外向拉动,形成小微企业创业、培育、成长、升级的梯次发展格局。多措并举“降成本”,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积极培育“质量强、标准强、品牌强”企业,开展工业企业质量标准品牌升级行动。

构筑平台空间新优势。积极发挥湖州开发区、长兴开发区、太湖旅游度假区、湖州莫干山高新区等国家级平台的龙头带动作用。实施平台整合提升行动,努力实现国家级平台县区全覆盖。支持安吉经济开发区、南浔经济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现代物流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格为国家级,支持浙江南浔信息机电、长兴新能源装备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争创省级。组织符合条件的特色产业基地申报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对照各类园区特征分别确定单位用地投资强度、单位用地产值、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容积率等约束性指标的导向值。引导限制类产业升级改造和有序退出,坚决控制禁止(淘汰)类产业发展。

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消费经济、分享经济、品牌经济。落实和创新鼓励消费各项政策,拓展居民多层次、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引导消费向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扩大服务消费,稳定住房消费,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培育养老、健康、信息、旅游、教育、文化等新的消费增长点,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释放城乡消费潜力,开拓农村市场,加快农村商贸流通和消费市场体系建设,发挥城镇化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发展金融消费,在消费支付终端多元化、安全化上寻求新突破,规范发展消费信贷。创新分享经济模式,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互联网技术,积极拓展分享经济新领域。放大提升品牌经济效应,以新能源、物流装备、健康养生、休闲旅游等产业为重点,继续扩大知名品牌影响力,在更大范围内拓展市场竞争空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热电联产查看更多>抽水蓄能电站查看更多>天然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