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第三章 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城镇绿色集约发展。
第一节 建设丝绸之路城镇发展带
充分发挥新疆的区位优势,以城市为节点,提升新疆整体对外开放水平,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更好地发挥乌鲁木齐中心城市辐射功能,加大向西开放力度,突出交通枢纽、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文化科教、医疗服务中心建设,使其成为面向中亚、西亚、南亚的国际性城市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心城市。运用好国家对喀什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扶持政策,加快建设口岸城市,凸显经济带节点城市作用。依托天山北坡经济带建设,提升昌吉、石河子、克拉玛依、奎屯、博乐、伊宁等城市对外开放度,形成合力,引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发展。
第二节 促进特色城镇发展
以城市群和城镇组团为主体形态,重点提升区域性中心城市、县城和中心镇功能,培育一批特色小城镇,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宜居城市发展为目标,建设各具地域特点和文化特色的城镇宜居模式。建设一批各具特色小城镇,提升其知名度,使其成为新疆对外宣传的窗口和名片。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名村保护,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传承城镇历史文化特色。积极推进有条件的县城和重点镇发展为中小城市。顺应现代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新趋势,推进创新城市、绿色城市、人文城市、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合理划分城市开发边界倒逼城市集约用地,促进紧凑型城市发展。
第三节 强化城市产业就业支撑
按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要求,促进产业集聚和产城融合发展,增强城市就业吸纳能力。强化城市间专业化分工协作,推动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积极培育中小微企业,发展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新疆农业人口转移提供就业机会。积极开拓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增强城镇对人口和就业的吸纳能力。统筹全区工业园区的产业分工和布局,全面提高各类产业园功能,积极探索工业园区与城镇融合互动发展的有效途径。
第四节 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水平
以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强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支撑,优化交通结构,加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城乡交通之间和城际交通之间衔接协调,突出综合交通大通道、大枢纽建设,率先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信息化,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畅通、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县城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加强城镇供排水、供气、供电、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防灾减灾等工程,重点加快城镇供水设施建设和检测能力建设,提高水质检测能力,确保城镇用水安全。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全面实施医疗(特种)垃圾无害化处理。大力发展以热电联产为主、集中供热和清洁能源为辅的城镇供热方式。加快老城区的改造和提升,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城乡统筹和一体化步伐。到2020年,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100%、县城达到98%以上;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8%以上、县城达到85%以上。
第五节 推进城镇管理制度改革
扎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以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的新型户籍制度。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取消暂住证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逐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医疗卫生、基本养老、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推进符合条件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支持引导其依法转让上述权益。加快推进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效能,推进城市管理人文化、科学化、智能化,构建各族群众安居乐业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第六节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互惠一体。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立城乡融合体制机制,促进城乡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决策、投入、建设、运行管护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重点加强农村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让广大农村居民平等参与改革发展进程、共同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第四章 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息技术开发和信息资源应用力度,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大力推动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基础设施现代化融合发展,全方位提高信息化水平,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
第一节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亚欧信息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通信枢纽建设,构建乌鲁木齐连接亚欧非的西向国际通信、信息传输光缆大通道。重点推进中国至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的跨境光缆建设,提升乌鲁木齐国际通信出入口局和国际互联网节点地位。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云计算数据中心,实现“五大中心”基础数据资源的集中存储和共享。积极推进信息产业、云计算产业、软件产业园区建设。
大力实施“宽带新疆”战略,推进宽带网络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建设和均衡发展。实现城镇普及光纤入户,有条件的农村实现光纤入村,重要公共区域无线局域网全覆盖。加大推进新疆4G、5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力度,提高4G、5G网络覆盖面。加大北斗卫星应用推广力度。完善应急通信系统,加快信息化平安新疆建设,重点加强社会维稳信息保障系统、基层政权社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建设。到2020年,网络宽带覆盖全区98%以上行政村。
第二节 加快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大型企业中的应用,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动面向国际国内的跨境、跨省区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促进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突出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提高信息技术服务“三农”的能力。积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做好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昌吉市、伊宁市、奎屯市等全国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哈密等城市做好全国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工作。加快现代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推进农林牧、卫生人口、文化、国土、环保、交通、水利、住建、教育、旅游、人社、气象、社区等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实现重要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换,促进大数据技术在社会服务和治理体系中的深入应用。推进档案馆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加快地方志馆和地方志信息化建设。加快自治区人口基础信息库、法人单位信息资源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信息数据库以及基层基础数据库等项目建设,完善信息化服务体系,实现政府部门信息资源共享,着力构建信息公开、网络办公、部门协作、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数字化服务政府。
第三节 提高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保障能力
加强基础测绘,丰富地理信息资源,加快推进1∶5000、1∶10000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和1∶500、1∶1000、1∶2000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制、更新及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工作,力争到“十三五”末实现重点地区的全覆盖,夯实我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所需的地理信息资源基础。完善新疆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对全疆的大地基准、高程基准、重力基准等进行完善或更新,全面构建新疆现代测绘基准体系与综合服务系统。在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基础上,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我区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地理区情的动态监测,及时提供真实可靠和准确权威的地理区情信息。全面推进自治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地理信息面向政府管理决策、企业生产运营、人民群众生活的网络化服务和社会化应用。加快智慧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和地理空间数据交换平台建设,促进自治区相关部门、单位的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提供应急测绘保障,建立自治区应急测绘保障体系和应急测绘联动工作机制。培育和发展地理信息产业,推进现代化测绘基准的广泛使用,积极发展与经济建设和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移动位置服务产品。基于互联网,开发多种类的地图产品,进一步丰富和繁荣地图市场,培育大众地理信息消费市场。
专栏11 测绘地理信息重点项目
开展北斗卫星地基增强系统建设,新建“北斗”地基增强服务系统站点;适时开展我区地表覆盖变化、地质灾害和地质变化、城市空间格局扩展和沙漠、绿洲、坎儿井、冰川等生态状况监测;全面推进自治区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开展多尺度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建立自治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交换中心;开展自治区应急测绘基地建设,建立应急测绘指挥中心和服务保障平台;大力推进中亚地理信息开发利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卫星应用中心新疆分中心建设;开发新型地图文化产品。
第四节 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全面推进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级保护以及网络安全审查制度,健全信息安全认证认可体系,强化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提高信息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加快新疆网络与信息安全监管综合平台、舆情信息监测平台和安全事件预警平台建设,实施互联网监管工程,强化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监督,完善网络信用体系,加大对网上有害信息的管控力度。加快网络与信息安全核心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新疆重要信息系统数据灾难备份中心。加强电子政(党)务和公共基础部门的信息安全防御能力建设,保障党政各部门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
专栏12 信息化重点工程
乌鲁木齐国际通信出入口局改造升级工程、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工程、亚欧国际数据保税区建设工程、国家信息资源备份数据传输专用通道建设工程、国家重要基础信息资源战略备份基地示范工程、自治区现代物流综合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自治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工程、多语种软件服务产业发展工程、两化深度融合应用示范工程、自治区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工程、网络与信息安全能力提升工程、“天眼”卫星示范应用工程、国家电子基础材料产业基地示范工程、自治区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工程、电子政务网络向基层延伸和政务云平台建设工程、电子政务云计算数据中心和灾难备份中心建设工程等项目。
第五章 加快基础设施现代化,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综合配套,创新公共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增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节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水资源开发和保护利用。加快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提高区域水资源调配能力,重点建设北疆重大水资源优化配置工程。加强山区控制性工程建设,增强河流调节能力,全面推进列入国家规划的大中型山区水库建设,加快南疆山区控制性骨干工程建设步伐。
加强以高效节水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实施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力争完成14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启动南疆盐碱地改良治理,加强田间高效节水建设,全面提高农业节水能力。到2020年,改善灌溉面积250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面积1200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7,农业用水比重下降到90%以下。
加快民生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利综合治理能力。加强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建设,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巴楚县、柯坪县、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建立和完善城乡饮水安全保障体系。对因工程老化、安居富民、定居兴牧、移民安置、易地搬迁等造成无法正常供水区域进行配套完善、升级改造。加强重点河流防洪建设,全面完成叶尔羌河库堤结合的防洪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和田河、喀什噶尔河、阿克苏河等10条重点河流及玛纳斯河、博尔塔拉河、克兰河等10条灾害性河流防洪工程建设。建立和完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易灾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重点河流水文监测与站点建设,加快完成大中型病险水闸(库)除险加固任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广东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思路及举措黄少中1汤泰1王浩浩2张葵叶1于立东1(1.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2.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是大势所趋。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2030
近日,国网新源河北抚宁抽水蓄能电站首台机组首节尾水肘管顺利完成吊装作业,标志着该电站机电安装工程正式进入主机设备安装阶段。国网新源河北抚宁抽水蓄能电站共有尾水肘管13节,在工厂内组焊成9个单元,吊装首节起吊重量约21.36吨。为保障工程进度,电站组织各参建单位详细评审安装方案,准确识别吊
2019年7-8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福建省开展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福州市存在“能耗总量控制指标”问题。福州市采取多种措施认真整改,2025年2月,经省级核查,确认福州市存在的问题已整改完成,同意验收销号。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现将整改情况予以公示:一、督察指出问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
近日,新疆塔城地区发展改革委全面启动“十五五”新能源规划修编工作,旨在进一步发挥区域风光资源优势,推动新能源产业向更高水平跃升。作为新疆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地区以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为引擎,把量的快速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统一到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利用新能源大发展契机建设资源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滞后于电源建设,每年用于电网建设的投资仅占电力行业总投资的30%左右。并且,由于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国早期仅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电网投资领
又是一年全国两会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马兴瑞留京,拿下央企的意向书,并且,此次签约的央企全部为电力央企!五年投资脉络梳理,签约金额超万亿2021年9月10日,中央企业援疆工作会议暨国资央企助力新疆高质量发展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此次会议展示了国资央企“十
兴修水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日,中国电建承建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西藏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顺利通过完工验收,将为当地发展和“粮仓”升级提供坚实可靠的清洁能源支撑。湘河水利枢纽及配套灌区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同时被列为《西藏自治区水利改革发展“十三
从戈壁荒漠变身“能源新蓝海”,到闲置盐穴担当“大型充电宝”,当前我国能源转型“绿”潮涌动,风电光伏跃升发展,新型储能、氢能等新业态加快培育,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统筹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指出,逐步建立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的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取得更大成果。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能源转型取得历史性成就,以“双碳”目标为锚点跑出
3月7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环境资源界界别协商会议,围绕“持续推动‘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进行协商讨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会上发言,提出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温枢刚表示近年来,我国新型能源体
2月26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广州市面向2035年电力供应保障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截至2024年底,全市电源总装机规模达到1533万千瓦,其中气电735万千瓦、煤电401万千瓦、水电2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93万千瓦、光伏发电284万千瓦。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根据“宜建尽建”
广东煤电清洁低碳转型思路及举措黄少中1汤泰1王浩浩2张葵叶1于立东1(1.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2.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已是大势所趋。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指出,“2030
2019年7-8月,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福建省开展第二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福州市存在“能耗总量控制指标”问题。福州市采取多种措施认真整改,2025年2月,经省级核查,确认福州市存在的问题已整改完成,同意验收销号。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现将整改情况予以公示:一、督察指出问题中央生态环境保护
近日,新疆塔城地区发展改革委全面启动“十五五”新能源规划修编工作,旨在进一步发挥区域风光资源优势,推动新能源产业向更高水平跃升。作为新疆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地区以新疆塔城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为引擎,把量的快速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统一到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利用新能源大发展契机建设资源
在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早期阶段,我国电网建设一直滞后于电源建设,每年用于电网建设的投资仅占电力行业总投资的30%左右。并且,由于对电网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我国早期仅考虑了输电线路的建设,而较少涉及到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等问题,导致电网建设历史性欠账严重。自2000年以来,我国在电网投资领
又是一年全国两会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兵团党委第一书记、第一政委马兴瑞留京,拿下央企的意向书,并且,此次签约的央企全部为电力央企!五年投资脉络梳理,签约金额超万亿2021年9月10日,中央企业援疆工作会议暨国资央企助力新疆高质量发展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此次会议展示了国资央企“十
从戈壁荒漠变身“能源新蓝海”,到闲置盐穴担当“大型充电宝”,当前我国能源转型“绿”潮涌动,风电光伏跃升发展,新型储能、氢能等新业态加快培育,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统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河南南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南阳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合理布局建设城市公共充电站,每2000辆电动汽车至少建设1座公共充电站。充电运营企业可向用户收取电费和充电服务费两项费用。其中,电费严格执行河南省发改委目录电价,涉及转供电的经营
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指出,逐步建立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的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取得更大成果。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能源转型取得历史性成就,以“双碳”目标为锚点跑出
3月7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举行环境资源界界别协商会议,围绕“持续推动‘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进行协商讨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会上发言,提出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温枢刚表示近年来,我国新型能源体
2月26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印发广州市面向2035年电力供应保障规划的通知,通知指出,截至2024年底,全市电源总装机规模达到1533万千瓦,其中气电735万千瓦、煤电401万千瓦、水电2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93万千瓦、光伏发电284万千瓦。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根据“宜建尽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月26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印发广州市面向2035年电力供应保障规划的通知。文件明确重点任务,谋划新增区外清洁电力送入。争取区外稳定可靠电源。提前谋划西电接续和新增省外清洁电力,结合送端电源基地建设进度,积极争取青海、新疆等北方清洁
近日,新疆中泰托克逊自备绿电替代风电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新疆中泰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项目位于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境内,地处我国风电开发黄金区域的小草湖风区核心地带,项目总装机容量115万千瓦,年发电量达23.46亿千瓦时。依托新疆中泰产业协同优势,通过“自备绿电替代”模式,
4月17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疆电外送电量达到3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创下自2010年实施疆电外送以来首季最高纪录。其中,新能源外送电量达到79亿千瓦时,占总外送电量的24%,相当于减少燃烧标准煤218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88万吨,为全国能源保供和绿色转型注入强劲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新疆电力交易中心转发新疆能监办《关于印发新疆电力市场监管实施办法》的通知(新监能市场[2025]24号)。文件明确,本实施办法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的电力市场监管,其中涉及跨省跨区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新疆能源监管办对电力市场成员的下列情况实施监管:(一)履
在广袤的陕西大地,榆阳孟家湾犹如一颗镶嵌在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接壤处的璀璨明珠,在风沙草滩区与河川区交织的神奇地域,展现着广阔无垠的沙海风情。延伸至孟家湾金黄的沙漠深处,有一片“湛蓝海洋”,一道新能柔性支架与沙共舞,书写着沙漠绿洲的绚丽篇章。柔性支架助力改善荒漠化中国是荒漠化最严
中新建电力兵准园区6×66万千瓦煤电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中标结果公告中标单位:湘能卓信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中标价格:3045000.0000元。中新建电力兵准园区6X66万千瓦煤电项目(三通一平工程及临设)中标结果公告中标单位:新疆天富伟业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标价格:109825960.0000元。中新建电力集
一、招标条件:本中新建电力兵准园区6X66万千瓦煤电项目(招标项目编号:E6699004005250067)已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和政革委员会以兵发改能源发[2025]112号批准建设,项目资金来源为企业,招标人为新疆天汇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二、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1.招标项目所
4月21日18点16分,华润电力重能新疆公司2×100万千瓦煤电项目1号机组点火吹管圆满完成!再次以华润速度创造佳绩。此次吹管工作自4月17日启动,历时4天半,过热器吹扫第99次、100次连续两次打靶合格,再热器吹扫第105次、106次连续两次打靶合格,吹管效果达到行业优秀水平。该项目是“疆电入渝”配套电
4月21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024年度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2024年绿证市场活力及需求等事项。总体上看,2024年绿证核发范围全面拓展。对已建档立卡的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年核发绿证47.34亿个,同比增长超28倍,其中云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等8省(自治区)
4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2025年一季度工作会暨提质增效动员部署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两会和中央企业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通报会工作部署,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安排部署二季度及今后一段时期
近年来,新疆依托丰富的新能源资源,加快建设“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上,戈壁荒漠源源不断汇聚绿色动能,新能源及储能等新兴产业正蓬勃发展。2024年年底,新疆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在西北地区省份中率先突破1亿千瓦,达到1.003亿千瓦。新能源电源大规模并网给电网调峰和系统安全稳
不久前,沙尘天气蔓延影响了中国的大部分区域,多地发布了重度污染预警,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中国是全球土地沙化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西北地区作为中国沙漠分布的主要区域,在广袤无垠的金黄沙漠中,严峻的沙化形势使得防沙治沙工作成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首要任务。作为生态防治的创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