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材料市场正文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2016-06-15 15:02来源:中国新能源网关键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碳材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摘要:超级电容器作为储能器件,与传统物理电容器相比较明显地提高了比容量和比能量,而与二次电池相比,虽然比能量低,但其比功率却有着数量级的增加。本文综述了用于制备超级电容器的三类电极材料碳材料、金属氧化物材料和导电聚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周建新,沈湘黔

(江苏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镇江 212013)

1引言

超级电容器(supercapacitor SC)兼有普通物理电容器和二次电池的技术特性,能提供比普通物理电容器更高的比能量和比二次电池更高的比功率及更长的循环寿命,同时还具有比二次电池耐高温和免维护的优点,填补了普通物理电容器和二次电池之间的空白。它有可能成为移动通讯、便携式计算机、电动汽车等的移动电源,因此,超级电容器的研发受到各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并已纷纷制定出发展计划。

超级电容器能量的储存是通过采用高比表面积多孔电极以及将能量储存在扩散双层之间来实现的,充电时产生的电容包括:在电极/电解液界面通过电子和离子或偶极子的定向排列所产生的双电层电容(double-layer capacitance);在电极表面或体相中的二维或准二维空间,电活性物质发生欠电位沉积,高可逆的化学吸附、脱附或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与电极充电电位有关的法拉第准电容(pseudocapacitance)[1]。超级电容器的性能与电极材料、电解液及其使用的隔膜有关,而电极材料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因为它是超级电容器的重要依托,电极材料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容器性能的好坏。目前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的材料主要有三类:碳材料、金属氧化物材料和导电聚合物材料。

2碳材料

碳是最早被用来制造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从1954年Beck发表的相关专利以来,至今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发展历史了。碳电极电容器主要是利用储存在电极/电解液界面的双电层能量,其比表面积是决定电容器容量的重要因素。理论上讲,比表面积越大,容量也越大,但实际上通常只会提高质量比容量,更重要的体积比容量会降低,而且导电性下降。研究发现,高比表面的碳材料虽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但实际利用率并不高,因为多孔碳材料中孔径大小不一样,分为微孔(<2nm)、中孔(2~50nm)、大孔(>50nm),而只有大于2nm(水系)或5nm(非水系)的孔才对形成双电层有利,所以在提高比表面积的同时要调控孔径分布。除此之外,碳材料的表面性能(官能团)、导电率、表观密度等对电容器性能也有影响。现在已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碳材料被证明可用于制作超级电容器的极化电极,如活性炭、活性炭纤维、碳气溶胶、碳纳米管以及某些有机物的裂解碳化产物等。

2.1活性炭(AC)

目前已制备出比表面积超过3000m2/g的活性炭材料,但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时其真正的利用率仅为30%左右,因此,目前通常使用的AC比表面积为1500m2/g左右,一般不超过2000m2/g,其最高比容量达到280F/g(水系电解液)和120F/g(非水系电解液)。

活性炭材料的电导率是影响超级电容器充放电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活性炭材料,其电导率随材料表面积的增加而降低,一方面是因为材料微孔孔壁上活性炭的含量随表面积的增大而减小;另一方面是活性炭材料的电导率与活性炭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活性炭颗粒所处的位置有密切的关系[2]。活性炭颗粒的微孔以及颗粒之间的空隙中浸渍有电解质溶液,活性炭与电解质之间能否充分浸渍将对电容器的电导率产生很大的影响,材料的表面特性尤其是微孔的孔径和孔深是决定电导率的重要因素。

原标题: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超级电容器查看更多>电极材料查看更多>碳材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