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湖南长沙十三五规划:加快电力项目建设 推广清洁能源利用(全文)

2016-06-23 08:26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湖南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三节 打造城乡协调的新型城镇化典范

深入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绿色低碳、文化传承的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

一、建设精美品质长沙

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注重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和功能集成,有效预防和治理“城市病”,将长沙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的品质家园。

1、提升城市发展品质。树立系统思维,全面提升城市设计水平,注重城市色彩管理、建筑形态管控和空间艺术化塑造,加强重要城市轴线的景观建设,构建有机统一、独具特色的长沙城市形象和品牌。强化城市规划管理,坚持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持之以恒加以落实,科学设定不同功能区土地开发利用的容积率、绿化率、地面渗透率等规范性要求,合理保护城市天际线和自然生态肌理,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留给市民。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实现城市管理目标、方法和模式的现代化。

2、有序推进新城建设。充分发挥新兴城区在优化空间、集聚人口、带动发展中的作用,使之加快成长为疏散城市功能的有力支撑。重点推进高铁新城、空港新城、省府新区、隆平新区、望城滨水新城、浏阳金阳新区、宁乡沩东新城等新兴城区建设,统筹融合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增强城市内部布局的合理性,提升城市的通透性和微循环能力。到2020年,力争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新兴片区基本建成。

3、改造提升中心城区。推动城市中心城区部分功能向城市新城和卫星城疏散,强化中心城区金融商贸、信息中介、创新创意等高端服务功能。实施旧城改造行动,推进以火宫殿城为重点的天心区北部历史街区全面提质,加快朝正垸、蔡锷中路、远大路、雅塘冲、开福老工业基地等老旧城区改造,全面完成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任务。积极推动高桥大市场、马王堆蔬菜批发市场、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杨家山家禽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的迁建改造,关闭树木岭货运站,谋划实施京广铁路外迁、京珠高速长沙段提质,挖掘释放城市发展新空间。

4、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以构建产-城-人和谐共生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为目标,推动产业园区由单纯的生产区向配套完善的城市功能区转型,加快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市政设施融城联网和共建共享步伐,提高大型园区人口承载容量。推动新兴片区向宜业宜居的新城区转型,强化建设用地开发强度、土地投资强度和人均用地指标整体控制,完善产业功能和就业容量配套,确保开发(园)区生产性用地比重不低于60%。

二、增强城市承载功能

将让市民拥有更加美好舒适生活的理念,融入到城市建设的每一个细节,统筹处理好城市局部与系统、地上与地下的关系,形成适度超前、相互衔接、满足未来需求的城市功能体系。

1、构建快捷高效的城市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城市快速路建设,构建“井字+环形”快速路系统。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加快轨道交通系统、城市快速公交系统(BRT)、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到2020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超过200公里,建成公交专用道200公里,新增城市BRT65公里,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45%。加强区域性运输枢纽布局建设,实现公路、水路、航空、铁路的“零距离”换乘。强化城市东西交通联系,新建学士路大桥、铜靖大桥等过江通道。加强停车设施建设,到2020年,力争都市区范围内社会公共停车场点位达到650个以上,新增停车泊位15万个以上。加强交通运输综合管理,提高城市文明交通水平,实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

专栏13: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路网建设。建立中心城区快速通道体系,即三环内形成“两环、两横、一纵”的快速路系统,“二横五纵”的快捷路系统,加快推进湘府路、湘江大道改造等项目,扩容跨京广通道、跨湘江通道、跨京港澳高速通道的通行能力,推进京港澳高速以及G319、G107等线路改造提质。打通黄兴北路、车站北路、渔业路西延线等断头路,畅通市内道路循环。

公共交通建设。加快地铁建设,争取每年开工一条、建成一条,到2020年,1-6号线基本建成,形成“米字型构架,双十字拓展”轨道交通网络主骨架,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量的40%;建设形成11横9纵的公交专用道网络,新增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246座、公交站场38个,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100%。

2、构建有机统一的地下管网体系。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统一维护原则,统筹推进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等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建设,构筑集信息传递、能源输送、排涝减灾、废物排弃等于一体的城市“生命线”。积极推进国家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建设,加快地下综合管廊信息库建设,引进社会资本参与道路管廊和控制中心建设。

3、构建清洁优质的能源保障体系。加强城乡智能电网建设,优化网架结构,满足各类负荷增长需求,适应分布式电源接入与客户多元化发展趋势,形成“结构合理、技术适用、供电质量高、电能损耗低”的智能化配电网。加强“西气东送”管道的互联互通,完成“西三线”长沙支线天然气项目、“新粤浙”工程建设,实现全市天然气管网全覆盖。积极发展新能源,推广清洁能源利用,到2020年,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0%以上。

4、构建安全可靠的防灾减灾体系。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立健全城市水系统、园林绿地系统、城市道路系统,不断提升城市吸水、蓄水、净水、释水功能。加强城乡水务建设,着力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和防洪减灾能力,实现由“功能型水利”向“生态型水利”的转变。加强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高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等防治水平。

专栏14:城乡水务基础设施建设

将水留下来。实现雨洪调蓄、旱枯调剂,解决季节性缺水问题。新建椒花、白石洞、大坝塘3座大中型水库,扩建马尾皂、南康、梅田3座中型水库,改扩建21座小型水库,实施19座大中型水库、49座大中型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水库联合调度管理系统。

让水流起来。增强水源调配能力,解决区域性缺水问题。实施开福区堤防、潇湘大道堤防、浏阳河朝正垸堤防、烂泥湖防洪圈堤防以及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城区堤防加固达标工程,加强以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为重点的农村水利建设,建设桐溪湖-观音湖水系、雷锋湖-龙王港-梅溪湖水系、圭塘河水系、杨家湾水系、黄金河水系、大众垸水系等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

使水净起来。实施截污治污和生态净化措施,提升水体质量。加强城镇给排水能力建设,新建和改建水厂14个,新、改、扩建污水处理厂8处,主城区总供水和总污水处理能力分别达289万吨/日和238万吨/日。建设河西泉水冲水库应急水源工程,以及星沙、永安、洞阳3个园区应急水源工程。全面建成长望浏宁四县(市、区)水质检测站(所)。

把水管起来。坚持依法治水,加强水务信息化工程建设,实现水资源综合管理信息化,中型以上水库等重点水利工程实现在线实时监控;继续加强基层水管站(所)能力建设。

三、优化城镇布局形态

实施有重点、有层次、有步骤的城镇发展战略,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以大带小的城镇空间结构,增强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

1、完善新型城镇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域规划,实施极化提高、辐射带动战略,规划形成一个特大城市、两个大城市和若干个建制镇构成的市域城镇规模结构,形成多中心、多层次、网络化的城镇组合布局。其中,特大城市城区为长沙都市区,重点强化综合服务功能;两个大城市为浏阳城区和宁乡城区,分别集聚50-70万人;一批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打造成为农业人口就近城镇化的主要载体。

2、加强特色乡镇建设。积极破解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投融资体制等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重点中心镇的发展活力与潜能,在望城区、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各提升打造1个以上全国闻名的样板镇,加快建设10个以上主题突出、功能完备、产业鲜明、风貌独特的环中心城市功能型城镇,并辐射带动一批工贸物流重镇、现代农业强镇、旅游精品名镇、文化品牌古镇和颐养休闲新镇,使之成为强化城乡联系、优化城乡结构、促进城乡要素流动的有力支点。

3、加强“美丽乡村”建设。按照“生态宜居自然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稳民安和谐美”的目标要求,加快推进“乡村美化、生态宜居、创业增收、乡风文明”四大工程建设,广泛实施身边增绿、“五边”造林、“千万”珍稀树种进农家活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发展农村服务业,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到2020年,力争建设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100个特色村。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县城与重点中心镇的交通联系,打通行政区域交界地段、边远村落的镇村公路连接。到2020年,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1000公里,农村公路6000公里,力争行政村客运班线通达率达到100%。推动城乡供水供电、燃气管网、广播电视等配套工程延伸对接,加强乡村旅游服务网络、邮政设施和宽带网络等建设。到2020年,全面解决农村电网“低电压”问题。实施自来水普及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5%,农村宽带入户率提高到80%以上。

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统筹推进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

1、人口转移同城同通道。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探索实行居住证制度,实施与农业转移人口相关的耕地、草地、林地、宅基地和农房处置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将农业转移人口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镇的能力。建设包容性城市,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水平,推进外来务工人员融入企业、子女融入学校、家庭融入社区、群体融入社会。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

2、公共服务同城同待遇。根据城镇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分布,统筹布局建设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文化设施、体育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推进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公平,确保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流入地接受公办义务教育,并同等享受教育免补政策。将农业转移人口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免费提供健康教育、妇幼保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计划生育等公共卫生服务。

3、社会保障同城同体系。完善农业转移人口住房保障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保障性住房政策范围。实行社会保险关系异地转移接续,取消全市行政区域内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鼓励外来务工人员参加当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逐步提高统筹层次,督促企业落实外来务工人员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制度,依法为外来务工人员缴纳“五险一金”及相关费用。

第四节 促进新供给与新需求协调联动

以供给侧推动供需结构性调整,是打造经济升级版的必由之路,必须更加注重长远着力的供给创造,充分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全面释放新需求,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大力创造新供给

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供给的体制机制,鼓励和推动市场主体提高产品质量、扩大新产品和服务供给。

1、提高供给质量。大力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突出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两个提升”。推行企业产品质量承诺标志与管理制度,实施品牌价值提升工程,指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质量诚信、标准化和计量检测体系,积极培育发展一批具有较高市场美誉度的地理标志商标和知名品牌。建立和完善服务质量体系,在教育、旅游、文化、网络消费等重点领域开展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培育一批能够展示“长沙服务”优质形象的企业。加快构建具有长沙特色的产品、工程、服务、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积极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接轨,提升长沙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

2、提升供给效率。着眼于发挥制度优势,弥补市场失灵,引导市场行为,系统调整财税、金融、投资、土地、人才和环境政策,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形成有利于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协同发展的政策环境。大力优化市场经营和投资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潜能,营造商品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市场环境。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供公共服务,构建多层次、多方式、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加强适应新消费和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需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提升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湖南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