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哈尔滨十三五规划:淘汰火电等落后产能 推进新建哈尔滨化工变等12项220千伏电网工程(全文)

2016-06-23 08:35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火电哈尔滨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健全创新研发同市场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劳动同收益对接的制度环境。进一步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推动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依托省工研院、市食品产业研究院等平台,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中试和产业化之间的有效通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探索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技术开发中心、科研生产联合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进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强化大学科技园区建设,推动大学的科技成果与市场和企业结合,打造促进科技成果持续有效转化和实现产业化的平台。加快建设哈南工业新城高技术服务基地、松北科技创新城高技术服务基地、利民生物技术服务基地和宾西高技术服务基地。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激励政策,鼓励在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股权激励等方面探索试验。整合建立科技成果交易市场,促进科技成果流转。

第二节 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推进投融资体系建设。扩大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总体规模,持续加大对市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的投入,建立动态补充制度。引导国内外投资机构设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鼓励市创投引导基金参股的创投基金对我市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及高技术企业进行投资。发挥“天使投资联盟”作用,以种子基金为引导,扩充平台内银行、担保、投资以及其他中介机构等各类服务机构数量,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培育和发展股权投资协会等社会组织,提高科技投融资服务的规模、效率和水平。充分发挥政府性担保机构的引导、示范和带动作用,加快完善知识产权质押担保补偿机制,拓宽科技创业企业融资渠道。

深化对外科技合作。发挥对俄及独联体国家的区位优势,建设面向“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将哈科会打造成为国际高端技术转移平台。联合国外相关服务机构,通过成立“丝路”科技合作基地战略合作联盟,组建哈尔滨(东北)国际科技合作联合创新中心。鼓励国内外研发机构来哈设立分支机构、联合研发机构或技术转移机构,支持兴建中外合资合作产业基地、国际高端服务业基地、创业创新服务基地等,促进高端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产业化。

建立健全产权保护机制。完善和优化知识产权资助政策,构建支撑产业发展和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专利池或专利组合,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和质量。增强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培育和引进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信息利用,建立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面、快捷、方便的公共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执法力度,改善执法条件,进一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效能。

第三节 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团队

积极争取建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面向全球吸引和集聚人才。推行重大人才工作落实项目化、责任化,促进各项人才工作落实。深入推进市校合作,依托在哈高校建立10个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基地,每年培训1000名专业技术人才,选拔500名技术骨干到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修学习。大力开发利用国外人才市场,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国际化政策,充分发挥对俄引智桥头堡作用,不断优化引进国外智力环境。实施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引进工程,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300人。实施国外智力引进工程,引进外国专家项目200个、外国专家800人次。坚持高端引领、引育并重、以用为本,推进人才政策创新和重点人才工程实施。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政策,研究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实施人才基金计划,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引进国内高层次人才10000人,新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聘任市政府特聘专家200人。全面加强人才公共服务,建立便捷高效的人才服务通道和服务机制。实施人才安居工程,优化人才的医疗、子女教育和文化环境,给予生活补贴、公寓、科研启动费、医疗保障、专家休假等方面待遇。注重青年人才的利益诉求,确保人才引进来、留得住、用得好。

第四节 积极建设众创空间

构建众创空间,鼓励科技人员、大学生等群体创业。以高校为主体,整合社会、企业创业培训资源,为在校生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实施“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培育规模化科技型企业。支持创新创业公共服务,整合创新创业孵化资源,加快建立“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四位一体的创新载体。强化与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合作,建立国内领先的创意设计中试基地。进一步增强南岗区大直街沿线18所高等院校,哈工大科技园、黑大科技园、哈尔滨理工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区的创业和孵化能力,加快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工程,培育发展软件开发、文化创意、光机电一体化研发等高技术服务业,打造“科技创新创业一条街”。加快建设哈南机器人孵化器、万宇科技园等科技孵化器,发挥孵化基地作用,进一步完善中关村成果转化基地、中科院产业育成中心、“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创新服务平台等孵化平台服务功能。依托城区老工业区或其搬迁改造承接地,建设创新创业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网络虚拟孵化器、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业态。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推广创业社区、创客空间、创业咖啡等新型孵化模式,新建哈尔滨创意谷、万众创业谷等创意空间。

第五节 深入实施“互联网+”战略

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制定实施哈尔滨市2020“互联网+”行动方案,把握“融合、创新、变革、引领”的发展主线,主动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资源配置、技术创新、产业发展、商业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搭建“互联网+”开放共享平台,加强公共服务,开展政务等公共数据开放利用,鼓励创新平台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线开放,推动互联网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加快新型业态培育,强化创业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互联网+”创新生态,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强原始创新能力的“互联网+”领军企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哈尔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