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报道正文

煤炭寒冬火电机遇?中越能否续燃“合作之火”?

2016-06-24 09:07来源:中国东盟博览杂志作者:王功清关键词:火电天然气发电煤炭行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绿色模式,共赢的基础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中国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3.6万亿元,累计新增产能30亿吨,截至2015年全国煤炭产能超过40亿吨,在建项目规模超过10亿吨。煤炭产业,是中国的传统产业,但其开采模式也往往被冠之以“粗放型开采”、“掠夺式开采”的头衔,在煤炭市场的寒冬之下,中国煤炭产业“走出去”还面临巨大的挑战,或许中国这一举措很容易被合作方误解为是中国落后产能的转移。如何打消合作方对于与中国进行煤炭业合作的顾虑,如何让合作方深感受益,是中国煤炭行业“走出去”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们无法改变别人,却可以通过改变自己影响别人对我们的评价。中国煤炭行业走出去,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自己,不可再采用粗放型、掠夺式的发展模式,而是寻求“绿色”模式,建立在环保、节能的基础之上,才能实现共赢。中国煤炭行业已经发展到较为成熟的地步,在技术、人才、设备等方面已达到高水平,充分具备了可以进行“绿色开采及综合应用”的能力。

在“绿色开采”方面,中国为与环境保护相适应,在土地、地下水、瓦斯以及矸石排放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绿色开采技术。中国煤矿企业走向越南,同样可采用在中国已经形成的“保水开采”技术,保护水资源;采用“充填开采”技术,保护土地与建筑物;采用“煤与瓦斯共采”技术,进行瓦斯抽放等等。另外,大多数煤矿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不仅确保了开采的安全性,还提升了开采效率。而在“绿色应用”,也就是煤炭处理技术方面,中国也有所突破。据普林斯顿大学环境保护研究院学者菲利普˙汉南参与撰写的文章中称,中国在亚洲其他国家建设燃煤电厂占总发电量的68%,且该数字仍将增长,而相比之下,在不受中国支持的其他国家建设的发电厂中,燃煤电厂仅占发电量的32%,这足以说明中国煤炭处理技术的领先。近期,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发的直接以煤制气的成果,更是被业界誉为“煤转化领域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这些先进的开采与综合应用技术,都为中国与越南煤炭产业的合作提供了基础。

原标题:煤炭寒冬,中越能否续燃“合作之火”?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火电查看更多>天然气发电查看更多>煤炭行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