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南宁市十三五:重点建设500MW风电项目、400MW光伏发电项目

2016-06-30 11:0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重点能源项目火电建设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七章 建设“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

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深化“南宁渠道”作用,着力建设衔接“一带一路”新通道、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和合作交流重要基地,加快中国(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积极推进与沿线国家和周边地区的务实合作。

第一节 建设衔接“一带一路”新通道

发挥区位优势,着力推进陆路、航空、航运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一带一路”有机衔接和互联互通。重点建设通往贵阳、成都、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国内城市,连结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北上通道,以及通往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中南半岛国家,连结海上丝绸之路的南下通道,推动形成贯通我国西部地区与中南半岛、衔接“一带一路”的南北陆路新通道。推动与北部湾沿海港口的“陆海联动”,积极参与构建面向东盟国家的海上通道。加密与东盟国家重要城市空中航线,构建中国—东盟通畅便捷的空中航道。

第二节 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

抓住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契机,规划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形成面向东盟国家的信息服务业集聚区。打造“一区多园”的组团式空间发展形态,建设五象新区总部基地区域,在五象新区产业区、高新区等建设多个信息产业承载园区,布局一批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跨境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网络文化交流、金融信息、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网络安全等信息化项目。大力推进中国—东盟信息通道建设,以中国联通南宁总部基地等项目为依托,强化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连接中国—东盟各国跨境网络陆海通道,促进与东盟国家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互联互通。到2020年,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发展框架基本成型,实现双边信息基础设施对接、信息服务体系建立、网络资源基本实现共享、商贸投资交流更加顺畅。

第三节 建设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

大力推进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立足北部湾、面向东南亚,具有较强辐射力和竞争力的区域性融资中心和结算中心。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创新,积极推动人民币对东盟国家货币区域银行间交易,推动搭建以南宁为中心的区域性跨境人民币交易平台和贸易投资结算服务中心,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东盟国家提供跨境支付服务。提高对外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水平,拓宽跨境人民币投融资渠道,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广西。深入实施“引金引资入邕”战略,积极争取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更多金融机构在南宁设立分支机构,争取丝路基金、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等加大对南宁的投资力度。改革金融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建设,争取组建地方农村商业银行、金融租赁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做强做大本地金融产业。

第四节 建设中国(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

立足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金融领域创新、跨境电子商务创新、海关监管制度创新、检验检疫制度创新、旅游业开放合作机制创新等六大领域改革,加快推进中国(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沿江片区建设。重点建设五象新区总部基地金融街,打造北部湾经济区品牌企业总部的聚集地和面向东盟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加快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建设,完善玉洞片区、中国—东盟物流基地、南宁综合保税区功能,努力形成高端生态宜居功能区、高端服务业示范产业园、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商贸物流基地、电子信息产业高地、保税物流现代服务业高地、现代化城市新片区。大力发展吴圩空港经济区,建设空港物流产业园、空港国际商贸金融创新发展试验区、出口加工及临空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构建空中地面联网的全方位物流供应体系,全面创新发展先行先试的综合改革试验区,出口加工型高端制造业、加工贸易型企业及生态工业示范区。发挥吴圩国际机场交通枢纽综合优势,建设现代服务创新发展试验区,重点发展制造业供应链、冷链物流、电子商务、研发设计、科技及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第五节 建设“一带一路”合作交流重要基地

创新合作机制,立足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把南宁建成面向东盟合作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前沿阵地。打造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服务升级版,拓展服务功能,延伸展会价值链,创新展会模式。积极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推动南宁—崇左经济带建设,形成“通边达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依托中国(南宁)—文莱清真食品产业园等一批项目,加快贸易物流和产业发展合作。推动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成为次区域合作机制,在南宁设立合作机构。争取更多涉及“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地区在南宁设立使领馆和商务办事处,推动更多国际交流合作机制平台落户南宁。吸引更多东盟国家企业在南宁设立服务机构。加强旅游会展、技术转移、医疗保健、教育培训、信息传播、农业和减贫开发,以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深化智库、社会团体(商会、协会)等合作。推动实行人员往来签证、跨国就业便利化措施。强化与东盟国家城市政府间的合作,争取与具有合作潜力的城市缔结友好关系。

第八章 推进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建设

发挥南宁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连接粤港澳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快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深度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促进广西建设成为中国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

第一节 加强与西南中南地区的合作

坚持统筹发展,着力构建现代交通、现代金融、现代产业、开放合作、新型城镇、绿色生态六大战略支撑体系,提升与西南中南地区战略规划、互联互通、产业对接、生态环保、人才交流等合作水平。依托南广高铁,加强与广州、深圳、佛山等城市合作,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辐射和转移,重点引进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打造产业转移大通道。发挥南宁近海优势,依托南贵、南昆、湘桂高铁,加强与西南中南地区在对外贸易、资源开发、交通物流、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大力吸引西南中南地区企业在南宁设立区域总部、结算中心、产品分销中心等。鼓励设立跨地区飞地产业园、产业合作园,促进区域间产业和市场一体化。

第二节 积极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

加强与泛珠三角区域城市的合作,加快建设铁路、公路、航空、航运等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互联互通。强化与泛珠三角区域的经贸合作,密切与港澳台合作,争取广东与港澳、福建与台湾已实行的特殊政策落地南宁,成为港澳台开拓东盟市场的中转枢纽。加强科技与文化交流,不断拓宽旅游合作领域。加大对港澳台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香港的金融、物流、会展,澳门的旅游和台湾的高新技术企业,提高对港澳台企业服务水平。加强高层交流互动,进一步深化与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及港澳的政务交流。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重点能源项目查看更多>火电建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