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明光市十三五规划:有序淘汰工业燃煤锅炉 建设女山湖、紫阳等风电项目(全文)

2016-07-01 08:3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燃煤锅炉明光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二节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强化预算公开、执行、监督和管理。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编制中期财政规划,健全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按上级部署,分类推进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等税制改革。健全政府债券管理机制和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度。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部门资金、存量资金和债务资金统筹,改进竞争性领域财政支持方式,采取股权投资、资本金注入、后补助等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规模和标准,着力扩大投资、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清理核准前置条件,探索项目核准和前置要件分离的服务措施。积极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向民营资本推出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转型升级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充分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深化金融改革创新。加快健全地方金融体系,推动推动农商行建立健全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积极发展消费金融、金融租赁、商业保理、资产管理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农村金融服务。加大“税融通”[11]等创新产品推广力度,加快微贷技术。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和征信体系,健全金融监管协调联动机制,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优化地方金融生态环境。

第三节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产权制度改革,统筹推进我市国有林场、供销社等改革,加速释放农村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推动我市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健全市乡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落实土地流转准入、监督、退出机制,分类推进实施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改革试点。建立宅基地退出鼓励机制,鼓励农民退宅进城购房。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理核实和确权登记,选择若干有条件的村建立产权集体所有、股份量化、统一经营、民主管理、收益共享的经济实体。加快推进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探索农村产权入市交易途径、方式和规则,推动农村产权和资源的资本化、市场化和股份化。创新小型水利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管机制,探索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自选、自建、自管、自用机制。

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有序发展新型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稳妥开展农民资金互助社创新试点。建立新型农村经营主体融资担保引导基金,引导融资担保公司和银行拓展涉农业务。积极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扩面。

第三篇  推动协调发展,开创城乡统筹新局面

第一章统筹兼顾,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坚持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推进,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形成协调发展一体化推进的新格局。

第一节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布局,提高综合承载能力,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城镇化难点问题,发挥好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支撑作用。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4.5%。

加快建设美好新明城。按照“东扩、南控、西连、北进”的思路,深入开展生态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文明县城、卫生城市“五城联创”,加快建设充满活力、生态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美好新明光。改造老城区,精心打造“中心路历史文化街区”,推动老城区部分功能向周边疏解,强化高端商务、中介服务、文化娱乐等功能,建成全市重要的商贸和文化中心。提升东城区,高标准建设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现代商贸、金融保险、行政商务、文化体育、教育卫生等现代服务业,满足人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营造良好的人居和就业环境,建成全市现代化城市综合功能区。建设北城区,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明光中学新校区投入使用,突出“揽山引湖入城”,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建成绿色生态宜居城区。打造产城区,实施产城一体化建设,建成明光招商引资先导区、工业发展集聚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达30万人,建成区面积31平方公里。

加快建设美好集镇。立足乡镇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实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错位发展。打造一批卫星城镇。坚持“镇当城建”,充分利用国家重点镇、省扩权强镇试点镇的政策叠加效应,重点建设潘村、女山湖、涧溪、张八岭等4个卫星镇。打造一批生态旅游镇。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引导三界、明南、自来桥、泊岗等乡镇,依托河流、湖泊、山峦等自然地理条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造一批旅游大镇和风情小镇。打造一批产业特色镇。积极推进苏巷、桥头等乡镇劳动密集型产业集聚发展。到2020年,20%以上乡镇财政收入突破5000万元,力争实现乡镇亿元以上企业全覆盖。

专栏6  乡镇“十三五”主要建设目标

◆女山湖镇。依托山水旅游资源、特色水产品和古镇建设,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千年古镇,生态水乡”。

◆潘村镇。依托现代农业、高效渔业发展和工业集中区、商业中心建设,打造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服装电子小商品生产基地,打造“商贸重镇、淮滨明珠”。

◆涧溪镇。依托丰富的凹土资源、绿豆等特色农产品资源及跃龙湖等山水资源,打造“凹土之都”、“明绿之乡”、“商贸重镇”、“旅游胜地”。

◆张八岭镇。充分利用八岭湖、燕子湾等自然水景,发挥生态优势,打造“生态旅游地,休闲养生谷”。

◆苏巷镇。依托苏巷现代农业示范区、依山滨湖(抹山和女山湖)和苏巷工业集中区的特色,打造成为市经开区的卫星配套园、着力建设成为明光东北部的“生态田园地,工贸经济区”。

  ◆石坝镇。重点发展农副产品精加工业,积极发展制造业和凹土产业,推进生态旅游服务业开发,对接明光市区建设,发展成为“城东工贸镇,秀美宜居地”。

◆桥头镇。重点发展面粉粮油等农副产品精加工业,积极培育生态化家禽养殖业和生态绿色规模农业,近湖(花园湖)地区发展现代水产养殖业,打造“皖东粮仓,近湖胜地”。

◆管店镇。发展特色甜叶菊和苗木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园,依托罗岭工业区推动工农联动发展,大力支持发展乡村旅游的服务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成为“特色产业镇,乡村旅游地”。

◆自来桥镇。结合专业红薯加工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依托跃龙湖风景区、红色政权遗址建设南部旅游核心区,积极发展风力发电和高附加值矿产品加工业,建设“山美灵秀地,田园风车镇”。

◆古沛镇。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培育迷迭香、沛丰西瓜为代表的观光体验型农业园,支持农副产品产业化发展,完善城镇配套设施建设,吸引人口集聚,打造“生态农业镇、商贸宜居地”。

◆柳巷镇。结合深水港码头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托沿淮优势塑造滨淮景观,挖掘地域旅游、人文资源,积极培育旅游发展的服务性产业,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体验性农家乐,打造“八景浮山堰、湖畔休闲港”。

◆三界镇。农业以特色农作物种植为主,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岭南工业集中区,积极发展军事旅游、山地越野及相关服务业,发展成为“拓展训练场,军事旅游镇”。

◆泊岗乡。打造泊岗银杏品牌,构建银杏产业体系,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渔业产业,建设具有本地特色的乡村风貌,建设为“生态宝岛、淮上明珠”。

有序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的原则,以本市农业转移人口和外来就业转移人口为重点,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持续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实现“532”城乡人口格局。力争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

第二节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深入开展“三治三增三提升”[12]和六项行动[13],坚持规建管并重、整体推进、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为我市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提升城市规划水平。高起点、前瞻性地做好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建立统一衔接、功能互补、相互协调的规划体系。合理引导人口、产业、城镇、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发展方向与布局,明确相关规划的控制、管制分区,科学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形成合理的城镇、农业和生态空间布局,有效引导城市有序发展。加大规划执行力度,维护规划的权威性、科学性、严肃性和一贯性。加强规划决策信息化建设,建立规划数字信息平台。

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开展精心设计,坚持“适用、经济、美观、绿色”的原则,结合地域自然文化禀赋特征,开展城市总体风貌特色设计,体现适宜的空间形态、体量尺度、色彩风格和环境景观。开展精致施工,通过招标优选施工、监理队伍,科学组织施工,做到一草一木精心挑选、一砖一瓦精心施工。合理安排地下空间,统筹规划建设电力、通信、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深入推进“海绵城市”和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开展精细管理,依法规范工程建设程序,加强对建设工程行政许可全过程监管。推行施工现场质量和安全标准化管理,强化工程投资、质量、进度和安全控制。

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坚持依法、科学、从严、有序管理城市,推进城市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创新城市管理方式,以数字城市技术为依托,深入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城市景观综合整治,加大违法建筑查处力度,加强市政道路、桥梁、路灯、管网、园林绿化及其附属设施的管护,提高市政设施管护市场化运营管理水平。加强城市交通秩序管理,提高城市交通畅通能力。加强市容管理,强化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力度,打造整洁、有序、安全、舒适的城市人居环境。放开市政设施管护、园林绿化养护、垃圾收集转运等作业市场,政府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购买公共服务。

第三节深化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突出重点、逐步提升,坚持统筹联动、立体推进,推动“以点为主”向“由点到面”战略转换,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自然村环境整治,协调推进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优化村庄建设布局。加强乡村规划与城镇规划的衔接,形成布局合理、节约用地、城乡贯通的村镇建设格局。按照“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目标要求,以“35+9”的村庄布点规划为引领,以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被撤并乡镇集镇、贫困村和民族村建设为重点,以明女线示范带、南部区域大循环为统揽,强力推进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发展、保护与文化传承相协调,突出乡村特色,保持田园风貌,体现地域文化风格,注重农村文化传承。按照规划一批、培育一批、建设一批、验收一批的时序,全面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扶持、激励机制,到2020年,全市中心村达到美丽乡村建设要求。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农村道路、清洁能源、农田水利、信息畅通为重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形成城乡衔接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网络,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村出行公交化步伐,建成覆盖城乡、快速便捷的公交客运网络。实施农村公路危桥改造。继续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高用电服务质量。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农村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推广太阳能等新能源。加快建设与城镇供水网联接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让农村居民喝上干净水、放心水。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决策、投入、建设、运行管护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农村自然村光纤全覆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燃煤锅炉查看更多>明光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