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明光市十三五规划:有序淘汰工业燃煤锅炉 建设女山湖、紫阳等风电项目(全文)

2016-07-01 08:3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燃煤锅炉明光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以“三线三边”整治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文明创建工作,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根本改观。开展农村卫生清洁行动,加快建设农村垃圾、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实现农村废弃物和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参照市政模式,设立村级环卫队伍,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长效清洁机制。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宣传力度,引导和帮助广大农民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把村庄整治建设同发展乡村旅游、农村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强化产业支撑,推进产村融合,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引导农民在建设新家园中创造新家业。到2020年,力争90%以上村庄脏乱差得到有效治理。

第二章强化支撑,提高基础设施综合承载能力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大力推进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网络化、现代化水平,打造适度超前、功能完善、配套协调、高效安全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

第一节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交通网络建设,构筑多条快速交通连接线,建成“外通内畅”的干线公路网络,市域主要对外公路通道达到一级公路标准。干线公路方面,初步建成“一环八射”[14]的国省干线公路网络,国道达到一级公路标准,省道达到二级公路标准。规划实施104国道绕城线、104国道明光段道路升级改造、345国道绕城线、226省道改建、257省道及泊岗淮河公路大桥、自来桥至三界战备公路(S321)和239省道续建等项目。争取312省道东延纳入省道路网规划。推进明光至合肥、明光至盱眙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铁路方面,争取合肥-宿迁-新沂高速铁路、蚌埠至南京城际铁路和三门峡至洋口铁路途经我市,并在我市设站。机场方面,争取滁州支线机场项目选址在我市境内。水路运输方面,实施池河航道提升、涧溪河和七里湖航道疏浚、女山湖船闸改建、明光港区女山湖应急救助基地等项目,建设涧溪港口物流园和淮河明光港口物流园项目。农村公路方面,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改建提升农村公路500公里、新建农村公路500公里(以村道为主)。提升市内南北大循环的路网等级,适应旅游业的发展要求,建设环女山湖、环跃龙湖、环老嘉山中嘉山道路。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提升农村公路的安全防护水平。客货运场站方面,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城市候机楼、城乡客货运站等站场,扩大出行范围,缩短出行时间,提高客货运系统整体效率。公共交通方面,加强城市公交系统建设,提升农村班车通达能力,将农村客运向中心村庄、示范区、美丽乡村等延伸,逐步实现公共交通均等化和城乡交通一体化。

第二节建设水安全保障体系

建设防洪减灾体系。结合新一轮治淮工程,实施淮河干流蚌埠-浮山段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淮河干流浮山以下段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推进池河洼地治理、泊岗洼地治理、淮河行蓄洪区和淮河干流滩区移民迁建等治淮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对南沙河、石坝河进一步治理,对河道进行疏浚扩挖,对堤防进行加固,结合村镇规划建设适宜的水景观工程。通过对城区段堤防进行加固确保城市防洪安全。

建设民生水利工程。保障城市供水需求,第三自来水厂建成并实现运营,与凯发新泉自来水厂共同保障城市供水安全。规划建设第四自来水厂,进一步增强城市供水保障能力。保障农村供水需求,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扩建农村自来水厂和配套管网项目,规划解决10.12万人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基本达到农村自来水“村村通”。增强抗旱应急保障能力,实施7处抗旱应急工程,继续推进“八小”水利改造提升。

建设资源水利工程。推进林东水库、分水岭水库等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前期工作,实施52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84座小二型水库工程。规划建设女山湖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林东和分水岭水库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和续建配套等工程,改造一批中、小型排灌泵站,加固、新建一批小型水闸,实施沟渠、涵闸、道路等田间配套项目。推进南沙河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七里湖水源控制、女山湖枢纽改造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水资源开发利用。争取崔家湾水库开工建设。

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实施水土保持工程,完成12条小流域治理,治理面积5600公顷。对明光酒业等入河排污口进行整治,建立人工湿地450公顷。实施南沙河水域及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建设涵养林地240公顷。

第三节构建现代能源体系

加快电网建设步伐,优化布局,增强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建成220千伏明光贺庄变项目,建设110千伏明光红星变、35千伏柳巷变、管店变、石坝变等项目,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保障输电供电可靠性。加快发展新能源,建设女山湖、紫阳等风力发电项目,总规模20万千瓦。建成生物质发电项目,总规模3万千瓦。加快天然气管道建设,建成定远至明光天然气管道项目,实施明光-潘村-柳巷、明光-女山湖、明光-自来桥、明光-张八岭等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一批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第三章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紧紧围绕文化强市战略,基本建成与我市“全国文化先进市”相适应、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明光。

第一节 增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原则,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完成博物馆、美术馆、影剧院建设,市文化中心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全面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提升,实现全市乡镇综合文化站达到国家等级标准,到“十三五”末,所有乡镇街道建成1个集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性公共文化场所。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以农民文化乐园为试点的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达到“一场两堂三室四墙”[15]标准。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扩大向社会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范围,逐步实现全面免费开放。推动企业、学校等各类文化设施的对外开放。实施数字图书馆建设工程,通过总馆和分馆建设,达到县级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不少于0.6册(件)标准,实现全市城乡公共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开展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和送戏、送电影、送图书等文化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文化市场监督管理,营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

第二节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发挥我市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扩大文化消费,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以龙利得包装、中彩印务、启迪文具、瑞智电子等企业为龙头,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吸引创意企业、创意人才落户我市。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支持原创性作品和精品创作。扶持发展民间文艺团体,培育特色品牌剧目和文化活动,活跃演出市场。

第三节 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深入挖掘明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文化内涵,打造精品亮点,开展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美术、书法等门类作品创作,开展文艺作品评先表彰,彰显地方特色。注重在旧城改造中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民族风格和传统风貌,延续城镇历史文脉。在新城新区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原有城镇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坚持“原址保护”和“应保尽保”的原则,加强文物建筑的抢险修缮和整治,维护和逐步恢复历史风貌与环境特色。深化“文化精品工程”,做好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加强重点文物单位的维护维修,组织开展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打造明光文化品牌。鼓励文化多样化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实现文化有机更新。继续办好钱杆舞比赛、农民趣味运动会、花灯表演大赛、纳凉晚会等品牌活动,充分挖掘地方民间文化艺术特色内涵,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第四节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积极推动文化企业进行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鼓励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办法,推动政府购买重要公共文化产品和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或捐助设施设备、兴办实体、资助项目、赞助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等方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对文化类行业协会、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的引导、扶持和管理。加快文化法治建设,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市场管理等方面的法规规章。

第四篇  推动绿色发展,培育生态文明新优势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统筹推进资源节约、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努力打造“生态市”品牌,使我市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

第一章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

坚持生态优先、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以改善城乡人居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目标,满足不同地区发展需求,促进明光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依据区域内自然生态禀赋、承载生态功能的区别,规划划分生态功能区域,转变国土开发方式,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促进人口、产业、资源集聚,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格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燃煤锅炉查看更多>明光市查看更多>